依時間篩選
依時間篩選
- ALL
- 實驗動物
- 展演動物
- 經濟動物
- 同伴動物
- 海洋資源
- 野生動物
- 議題與行動
- 認識好好愛牠
- 報導交換
- 動物三兩事
熱門標籤
從血色海灣來到水族館表演的海豚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展演動物
2022.07.18
從血色海灣來到水族館表演的海豚
如果大家還記得,好好愛牠過去曾經不止一次提「血色海灣」:拒看表演,讓對人類友善的海豚回歸大海https://sala.org.tw/blog/37別讓資本主義抹去我們對動物保有的善良之心https://sala.org.tw/blog/153這次我們想再詳細分享紀錄片《海豚灣》(The Cove),它於2010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因而引起全球對日本太地町大規模獵殺海豚的關注。本片記錄了每年從9月至3月在和歌山太地町的獵豚活動。狩獵者透過敲船的噪音,將海豚集體驅趕到海灣中,然後使用刃器宰殺大多數被圍困的海豚。(*因爲此事件所引起的國際關注,目前多數當地居民改變了刃器宰殺方法,將海豚固定至船底下的方式強迫窒息)。捕鯨活動可以涉及不同層面的探討,不管是從文化、經濟或是倫理的角度。在此,我們主要討論近代水族館與此捕鯨活動的關聯。其實,日本漁村(包含太地町)的獵豚活動因捕鯨傳統的中斷,以及海豚肉的低經濟價值,已在1960年代時幾乎停止了,僅少數漁民進行捕獵。而讓此活動恢復,且甚至更大規模捕殺的主要原因為世界各地不斷湧入的「水族館」和「鯨豚表演」產業對於海豚的渴求;你可能不知道,平均每5條捕獲的海豚中,有1條用在表演用途,其餘4條則被屠宰,全球至今仍在表演的海豚約3千隻,只要有海豚死亡,就要再去大海捕獵。而在電影中,也可以看見在海灣邊挑選海豚至他國水族館的鯨豚訓練師。根據2006年鯨豚保育協會(Whale and Dolphin Conservation Society)的報告指出,當時的海豚肉每公斤16美元,而和一隻可賣出400美元的海豚屍體相比,太地町送至世界各地水族館的鯨豚可以賣至6000多美金,甚至更多。其實,2002至2005期間,台灣花蓮「遠雄海洋公園」也引進了17隻來自太地町的鯨豚。小編曾經在2019年和同事們到過血色海灣的現場,也記錄了26隻花紋海豚被圍捕的畫面。而根據當天也在太地町的動保團體 (Ric O'Barry's Dolphin Project) 的調查,當天我們看到的花紋海豚當中,6隻海豚被挑選為表演的海豚,20隻被屠宰作為當地食品。記得,當時我們目睹了鯨豚被捕時,也感受到海豚的無助感,更感嘆雖然海豚可以被訓練或是跳得很高,但在圍捕的時候卻跳不出這些網子...。太地町的鯨豚捕獵,多可追溯自水族館和鯨豚表演業的鉅額收益;若越來越多人了解這些悲劇的來源,並抵制觀看鯨豚表演,我們可以使社會和動物的關係更和諧。血色海灣除了紀錄了太地町的鯨豚,也記錄了Ric O'Barry一群人的意志力。雖然血色海灣是十年前的影片,直到現在仍然有許多人持續記錄(直播)並為這群海豚發聲。我們邀請您一起來看,血色海灣電影(The Cove): https://goo.gl/RWfuKC 並追蹤Ric O'Barr’s Project粉專: https://goo.gl/f6msb8。最後,我們再次呼籲:不要買票進場看鯨豚表演。
當傳統荷蘭畜牧業碰上轉型壓力與挑戰 文:Pei En Lee / 圖:Chiafang Tsai

經濟動物
2022.07.18
當傳統荷蘭畜牧業碰上轉型壓力與挑戰
由於氣候條件、地勢平坦以及鄰近眾多周圍國家的地利之便,荷蘭的畜牧業在國際上有著強大的競爭優勢與發展條件,雖然國土面積不大(面積僅比台灣大20%),卻是世界公認的畜牧大國,同時也是歐洲地區的肉品、奶類以及蛋類的主要出口國。然而,荷蘭的畜牧業也並不是總在市場上佔盡優勢,在歐盟的經濟整合下,1950年代荷蘭的畜牧業面臨各種挑戰,尤其是來自南歐、東歐的農產品傾銷。來自南歐、東歐的農產品價格更加低廉,荷蘭無論是在生產效率和成本上都無法匹敵。Rabobank(荷蘭合作銀行)的食品與農業部門總監 Ruud Huirne 就曾在觀察荷蘭國內畜牧業之後認為「如果荷蘭正在尋找最低的生產成本,那麼其他國家的條件更具競爭力(註一)」,言下之意,荷蘭在成本上削價競爭的結果很可能只會讓農民落入一個惡性循環。將競爭壓力轉換為優勢,成為永續農業的領導者相反地,Rabobank的食品與農業部門總監 Ruud Huirne 認為荷蘭下一步的畜牧業競爭優勢在於「提升農牧產品的品質與永續性」,既然在養殖成本控制上無法與其他歐盟國家的業者比拼,那就在多付出一些成本在養殖環境和動物福祉上,最終,讓穩定的品質以及永續的認證讓消費者更心甘情願選擇更高單價、但總是優質的荷蘭的農牧產品。因此,可以說擦亮「永續」這塊品牌創造農牧產品的附加價值是荷蘭畜牧業的下一步與未來出路。因此,荷蘭政府在近年陸續採取行動提高動物福祉,以經濟動物為例,無論是在飼育方法、飼料、運輸以及動物的生活空間都有相當清楚的法律和官方標準規則,其中甚至包含在運輸這些經濟動物時,車輛規格與司機的專業能力、行車時間。同時,政府也積極農業相關部門以及農業教育、研究機構的投入,讓年輕人踏入這個產業,為永續農業帶來更多新點子。隨著政府的政策推行,荷蘭國內關注動物福祉的風氣也日益盛行,荷蘭消費者對於永續意識的認同感高,並且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以購買來支持有動物友善標章的農牧產品。另一方面,農民、養殖業者受到消費市場鼓勵也能更加踴躍投入永續、動物友善的生產模式開發,透過國內研究機構、大專院校與政府部門之間的牽線與合作,許多的畜牧業相關的研究得以展開,近一步改善奶牛、蛋雞等等經濟動物們的飼養空間與方式。荷蘭在數十年間快速調整畜牧業的發展政策,除了大幅地更新現代化的設備之外,環境友善、動物友善的作法讓荷蘭肉品有了新的品牌形象,也使得荷蘭成為歐盟國家在永續農業領域的領頭羊,不僅擺脫了削價競爭的惡夢,還為自己國內的農牧產品創造更高的價值與開拓市場。資料來源註一:https://www.rabobank.com/en/about-rabobank/background-stories/food-agribusiness/20150626-quality-and-sustainability-the-twin-strengths-of-dutch-livestock-farming.html
光電廠房缺失成了牠生命最後一程-誰該負責? 好好愛牠

經濟動物
2022.07.18
光電廠房缺失成了牠生命最後一程-誰該負責?
近日嘉義某牧場的太陽能光電屋頂豬舍,其連接台電饋線的電桶因爆炸瞬間產生強烈高壓電流,有600多頭死傷,其中已懷孕的250頭母豬遭電死或癱瘓,引發各界對太陽光電系統的安全疑慮,民意代表要求全面檢視轄內學校的太陽能系統安全,嘉義縣府經發處長江振瑋表示,初步勘查爆炸原因疑似是有鳥誤闖了電桶導致電網無法輸入電流所造成,目前正委託第三方公正單位,鑑定釐清漏電原因,擬向廠商求償。太陽能發電設備的安全性內政部消防署曾針對107年-109年的太陽能發電火災案例做探討,起火原因有以下:陶瓷保險絲和防逆二極體老化直流電配電箱內之電源線短路直流電電源線久未維護而致電源線短路太陽能光電系統之電源線路異常造成短路變流器機件故障其中,桃園市新屋區豬舍的太陽能板屋頂發生過兩次火災,燒掉一大片屋頂,根本原因可能是施工、安裝、調試、維護管理、定期檢查等問題。5月在彰化也發生過太陽能光板架設的避雷針疑似未發生作用,導致170頭豬被電死或昏厥,而這已經是該養豬場第二次發生因雷擊導致豬隻被電死的意外,第一次發生在去年的11月,原因竟是太陽能業者避雷針沒有接地,事隔半年意外再次發生,光電業者認為與設備無關。國內已有越來越多畜牧業者導入太陽能設備,建造「光電雞舍」與「光電豬舍」,許多業者也打著綠能科技的旗幟號召認購或出租屋頂,只是業者究竟有沒有足夠的技術專業,並提供場所使用人員簡易之教育訓練,製作定期檢修保養計畫是否落實,我們呼籲有關單位應該好好檢視,因為這些意外未來也可能會發生在我們身上。內政部消防署110年2月的月刊更進一步指出,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策略部(DBEIS)先前針對當地80起太陽能失火調查,有26起是因為設計和安裝不當,而直流電連接器起火機率次高;日本調查也指出10年間已發生127起太陽能板起火意外,70%皆因為沒有定期檢查。豬舍裡的豬隻是無辜的受害者,雖然牠們最後命運也是被屠宰一途,但是在成為人們的肉品前,也應該被友善對待,好好過完這一生。這幾起事件,造成上百頭豬隻慘死,尤其是還有200多頭待產的母豬,一屍10幾命,牠們生前該有多麼小心翼翼在保護自己懷孕在身的身體呢?雷擊事件串後肢已無法站立的逾130頭豬也已無法再飼養,只能提早送屠宰,然而,為數不少的豬隻死亡背後真正的隱憂卻鮮少人關注,這也是社會上對於被冠以「經濟動物」的牠們長年來漠視的結果,試想這些意外如果是發生在流浪動物收容的機構,結果如何相信大家不難想像好好愛牠邀您一件好事愛動物,多多關心特別是以生命相許的牠們,給業者壓力,願意同理動物的處境,認真看待生命。
以保護之名行破壞之實的工程:被迫遷的小雨燕 文:Cindy Hsu

議題與行動
2022.07.18
以保護之名行破壞之實的工程:被迫遷的小雨燕
近期,台東縣政府為了進行台東縣體育館的改善工程,將在館內屋簷築幾百隻的小雨燕從原本的土巢迫遷移至人工木製鳥屋。此舉雖是好意,但在未了解雨燕習性的情況下,造成雨燕爸媽不敢親近人工鳥屋,找不到雛鳥,估計超過百隻死亡。最後不得已將218隻雛鳥送至野灣動物醫院,但許多仍因體弱而死亡,最後僅存144隻。其實,類似這樣以保護之名但實際上卻是破壞動物棲息環境的工程案例,過去在台灣時有所聞。無論是2018年苗栗縣卓蘭鎮公所宣稱在石虎棲地進行建設石虎保育公園可以提供石虎食物來源並透過吸引石虎從140線高架橋下通行到河邊飲水而能降低石虎路殺意外,但實際上卻使石虎棲地水泥化;抑或是2011年 國光石化蓋在台灣白海豚棲地時,開發單位委託的學者建議投入魚苗吸引白海豚遠離開發案,而有了白海豚會轉彎荒謬一說,這些保護措施都像是在試圖為傷害動物的工程擦脂抹粉。如何做得更好?保護動物的前提,除了維持其棲息環境的自然狀態,也需要了解動物的生態習性。從小雨燕的例子可以發現,施工人員並不了解雨燕的生態習性,因此在無法確定雨燕父母會到鳥巢找自己的雛鳥的情況下,將幼鳥隨機裝進人工鳥屋。另外,雨燕居住於土巢卻被草率的放置到木箱也是缺乏生態敏感度 的作法。施工方若能和其他單位充分溝通,等待幼鳥離巢後再開始動工,也就能夠避開這樣的遺憾。倘若施工單位真的有時程的壓力,也應該在設法妥善安置雛鳥的前提下進行,比起完全沒有配套措施的將雛鳥放置於木箱而對牠們所造成的重大傷害,尋求專業單位了解動物的需求,並協助後續的收容照護,才是真正面對並解決問題。
從韓國電視劇-讓我們重新定義「弱勢」的牠們 好好愛牠

實驗動物
2022.07.18
從韓國電視劇-讓我們重新定義「弱勢」的牠們
這是一齣最近上映的韓國電視劇,劇情是有關市井小民的生活,該部片,被定位為生活化的人生喜劇。其中一位40多歲的主角,經營一家炸雞啤酒屋的老闆,過去他曾經是拳擊新人王,現在是社會常見會為房租和孩子的學費所苦的家長,家境不是很好的他和太太為了栽培兒子,工作賺錢讓讓兒子補習英文以考取好成績,第1集的劇情中,唸國二的兒子B和學校英文成績不錯的同學A組隊參加英語辯論比賽,扮演贊成方,對上反對方的同學C和同學D,而辯論的主題吸引了小編的注意,會出現這類劇情,我們覺得非常特別,以下是將雙方用英文辯論的對白翻成中文的內容。贊成方同學A:我方認為動物試驗應被禁止。坦白說,光是在美國每年就有2,600萬動物在動物試驗中犧牲,牠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個體,我們為什麼還要繼續用動物做實驗?反對方同學C:你今天早餐吃什麼?贊成方同學A:肉反對方同學C:你喜歡的是炸雞,不是肉吧?(全場聽眾笑)贊成方同學A:不要模糊焦點反對方同學D接著說:我們進行動物實驗是為了讓人類活得更好,為了人類的安全,我們需要進行動物試驗。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你來告訴我啊!這時候贊成方的同學A被問得啞口無言,眼看就要兩手一攤承認失敗時,主角的兒子-同學B接過麥克風氣定神閒的回答:動物和人類有著天壤之別,既使動物實驗成功,也並不一定能帶來人類的安全,例如,我們在動物實驗中有所成功的大概100種用於腦中風的藥物,對人類來講是無效的,而且,你知道我們在動物試驗中手段有多殘忍?兔子的一雙眼睛會被用迴紋針固定起來,這樣才能讓他們保持睜開眼睛的狀態以便進行化妝品試驗,我們真的有必要這樣做嗎?反對方同學D:可是動物試驗依然是有用的啊!反對方同學C:我也這麼認為。贊成方同學B:研究結果顯示,只有59%的動物試驗是成功的,這個數字是非常低的,你們不覺得嗎?(這下子可讓反對方接不下去了。)所以~同學B接著說結論:「讓我們停止動物試驗,保護像動物這樣無辜的生命,謝謝!」(全場鼓掌)最後由贊成方的同學B取得最佳辯論人獎項,讓主角夫婦好有面子。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辯論的主題為「是否應該禁止動物實驗」。贊成方認為需要禁止,反對方則認為動物實驗應該存在,編劇巧妙地將動物實驗的內容放到劇裡的英語辯論比賽,對話及現場觀眾的反應也十分寫實,如果這有反映出真正現今的南韓教育,則代表在國中階段就將動物實驗是否應廢除的議題融入課程中,此舉的確值得我們借鏡,作為台灣中小學教育的參考,因為經由辯論,可以讓同學們查詢平時不會注意的動物實驗資料;再者,藉由練習發表自己的看法,更有助於同學在過程中找到更多研究資料來判斷動物實驗存在的必要性。最後,大家將會發現,很多時候真的不需要這麼多的動物實驗。依據世界動物保護組織(World Animal Protection, WAP)制訂的動物保護指標(Animal Protection Index, API),以A(最好)到G(最差)來看,韓國的評比只有D,其中在「保護科學研究用動物」方面評比為C,API網站資料說明韓國的動保法不僅要求研究單位成立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 IACUC),更立法要求研究單位必需優先考慮替代方法並儘量減少用於測試的動物。反觀我國動保法第15條雖然也提及儘量避免使用活體動物,有使用之必要時,應以最少數目為之,並以使動物產生最少痛苦及傷害之方式為之,然而,韓國動保法針對實驗動物部分更進一步於2018年修訂第27條第5項,完成動物試驗後,相關人員應當及時對有關動物進行檢查,檢查結果若動物狀態是正常的,可以轉讓或捐贈,違反規定將罰款3,000萬韓元以下不等,台灣僅針對未成立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或小組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而農委會在108年發布「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指引」也只有指導原則或建議,其它事項並無明定罰則。雖然韓國還有狗肉文化的陋習,然而,世代總會交替,隨著動保意識的提升,相信未來在韓國禁止食用狗肉的那一刻指日可待,反觀在台灣,社會上普遍將動物友善導向以同伴動物為主的犬貓等特定寵物,寵物所需的週邊物品及保險商品玲瑯滿目,這樣的社會教育無形中早已深植人心,其重視程度讓人們長期忽略更沈默且同樣需要被關注的動物:實驗動物、展演動物,以及經濟動物,導致動保資源也有極大比例在流浪動物保護方面,分配極度不均。這回韓國電視劇融入實驗動物議題,也算是韓國影劇對於弱勢動物的關懷,讓我們耳目一新,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在關心流浪動物的同時,想想那些關在實驗室裡沒有機會被看見的牠們,同理實驗動物的處境,做出動物友善的選擇:1. 購買無動物實驗的美粧用品與生活用品,因為你的選擇,可以迫使業者開發更多動物實驗的替代方案,減少被犧牲的動物數量,每一個人的選擇都有機會拯救一條生命,改變牠們的處境。2. 關注一個真正關心實驗動物,為實驗動物爭取福利的非營利組織,例如:好好愛牠協會。3. 捐款支持好好愛牠認養實驗後的牠們。
地球在「碳氣-輕鬆看待生命課題? 好好愛牠

經濟動物
2022.07.18
地球在「碳氣-輕鬆看待生命課題?
「低碳蔬食」一詞相信你我並不陌生,而關於「低碳蔬食」的行動,環保署在2008年就開始倡導,並提出「節能減碳十大無悔措施」,其中有一項即為「多吃蔬食少吃肉」:愛用當地食材;每週1天或1日1餐食用素食;減少畜牧業及食品碳排放量。其它措施像是省電燈具更省錢、隨手關燈拔插頭、鐵馬步行兼保健以及自備杯筷帕與袋(自備隨身杯、環保筷、手帕及購物袋;少喝瓶裝水;少用1次即丟商品)等,也是大家熟悉且簡單易行的減碳運動。環保署表示,「多吃蔬食少吃肉」主要推廣「吃的健康」、「吃的均衡」以及「低碳飲食」,其實我們都知道,均衡飲食、減少攝取過量食物,降低身體負擔,達到健康的目的。「低碳蔬食」的推廣除了多吃蔬菜少吃肉外,同時也鼓勵民眾選用在地、當季蔬果食材,吃當季盛產以及在地的食物,以降低對環境的衝擊,減少對肉類的攝取,也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地球降溫,不僅如此,透過減少畜禽飼養量降低甲烷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更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但是10多年過去了,成效如何呢?地球還是「碳」氣,經濟動物也無路可去根據農委會最新統計,109年可供每個人肉類的消費量達86.5公斤,但其實一個人一年平均建議的肉類攝取不用50公斤即足夠,然而,根據衛福部「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各年齡層的民眾蔬果攝取量明顯不足,國人對於豆魚肉蛋食物豆魚肉蛋食物的攝取份數,男性在19-44歲及45-64歲觀察到豆魚肉蛋的實際攝取份數分別為9.8份及8.7份;而女性攝取與建議差距最大年齡層則為19-44歲,其豆魚肉蛋的實際攝取份數分別為7.3份,建議量則為4.5-6份,皆高於所需攝取值,而蔬果的攝取,僅45歲以上的女性及65歲以上的男性接近或符合建議量,其他族群皆偏離建議量,13-18歲的族群甚至不到應攝取量的一半,蔬果普遍地攝取不足,都是導致慢性疾病的重要成因,而我們都知道,肉的來源和碳排放有著極大的關聯。牛津大學的數據網站平臺「用數據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有關食物生產的碳排放量研究,肉類的生產為最主要之碳排放來源,居碳排放之首是牛肉,1公斤牛肉產生的CO₂排放量為99.48公斤,是雞蛋4.67公斤的21倍,而生產1公斤的豬肉和雞肉產生的CO₂排放量分別為12.31公斤和9.87公斤,蔬果的CO₂排放量僅0.39-0.43公斤。非人類的生物是有情個體#好好愛牠 使終關心經濟動物的議題,許多科學證據明白告訴我們,動物是有感知的個體,誠如《動物解放》一書的作者彼得·辛格曾說過,我們無法否認動物是獨立於人類之外的有情生物。只是被隱藏的動物殘害動物能感覺快樂與痛苦,被人們食用之前,在屠宰的現場,牠們面臨身體或心理莫大的恐懼與痛苦走到生命的盡頭,即使再怎麼告訴自己動保法規已經明定屠宰供食用動物(還只是脊椎動物)要人道處理,但我們應該能理解,沒有一個生命願意活活受死。「低碳蔬食」-輕鬆看待生命課題?「低碳蔬食」不僅是環境議題,更是動保議題,兼顧環境友善和動物友善,然而為推廣節能減碳新生活運動,政府各機關部會總以輕鬆、趣味的活動以及豐富紀念品來宣導,多年下來常常讓人覺得「低碳蔬食」只是可有可無,國人的每年平均食肉量不減反增,甚為可惜。因此,好好愛牠在今年5月10日參與由台灣社會動物研究會(動社)發起,和其他生態、環保團體及真正關心經濟動物福祉的友會一起挺身而出,發表聯合聲明,呼籲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審查「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應納入低碳蔬食政策,詳細聲明參見以下連結:https://www.east.org.tw/action/8611我們想說的是:你的每一口選擇都有機會減少牠不必要的痛苦;已經是蔬食實踐者不需因為吃素而感到不好意思;還無法斷肉的人能樂意為素食的朋友準備一餐;願每個小我從自身做起,用能力可及的行動,讓這片土地上的你、我還有牠,有機會好好生活。能成為這樣的我們,超棒的喔!
三重高中和他們重生的爬蟲類寶貝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議題與行動
2022.07.08
三重高中和他們重生的爬蟲類寶貝
好好愛牠 在5月下旬接到邀請,7月1日下午到台北市一所美語補習班做動物友善課程,我們找來三重高中的老師一起向同學們介紹被收容的爬蟲類寶貝。這些被三重高中收養的動物琳瑯滿目,其實,多數來自新北市政府的動物保護處,有些被棄養或民眾撿到,另外有一些則是外來種動物。被抓到的外來種,通常都會被安樂死,甚至有虐待的案例,而三重高中的老師收養他們,給無主的牠們一個重生的機會,並獲得妥善照顧,更讓同學了解尊重生命的實踐方法。其實,只要人對動物的態度轉變了,許多虐待動物的案子也許就可以消失;而教育就是可以根源的解決方法。當天出現的外來的爬蟲類動物有:蜥蜴(草原巨蜥、鬆獅蜥、綠鬣蜥)、守宮(豹紋壁虎)、青蛙(亞洲錦蛙)和蛇(球蟒)以及陸龜(蘇卡達陸龜和赫曼陸龜)。除了讓同學更認識爬蟲類動物外,也希望能讓各位更了解這些爬蟲動物的來源,並認清照顧動物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當天當老師將陸龜帶給小朋友看的時後,也發生了有趣的小插曲:龜:(尾巴下滑出一顆黑黑的丸子)小朋友:啊啊啊!!!老師他大便了,矮額~~~老師: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呀,你也會啊?要養他的話,也要好好幫他清理大便,而且你就把它當作是發酵的葉子就好了呀~(老師默默地用手翻了一下那團黑丸,剝開黑丸中發酵的葉子給大家看)龜:(灑出"液體" + 滑出黑丸)小朋友:啊啊啊矮額~~~他噴尿了!(並且繼續解便)老師:....尿尿也很正常啊,而且其實這些大便還很「新鮮」,食物進到陸龜的肚子,通常沒有消化完全就直接排出,所以陸龜會再把它吃進去,讓腸胃再去消化喔。(接著小編就看著老師在大家一陣驚慌失措之際,面不改色地將混著尿的 一顆顆撿起來,並耐心地將尿擦乾淨)以上發生的小插曲,當下雖然蠻好笑的,但老師對動物的耐心與責任心小編非常佩服,老師有說,陸龜覺得環境讓牠感到安心時,就會很自然的排便,只不過,照顧動物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收容而來的牠們有不少身心問題而需要更細心的照養,感謝三重高中收容動物的這份承擔,也讓孩子了解飼養動物不是只有「新鮮感」,而最重要的是飼養牠們需要付出的責任。
別讓資本主義抹去我們對動物保有的善良之心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議題與行動
2022.07.05
別讓資本主義抹去我們對動物保有的善良之心
資本主義可以是一種社會運作的制度或方式,私人透過資本雇佣勞工提供服務或是透過機器生產產品,並透過市場競爭而獲利。而我們現在的社會就算符合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姑且不討論資本社會的好與壞,單就其與動物的關係討論的話,資本主義的運作的確造成許多動物福利的問題,而動物就是資本社會的勞工或是生產機器。在需要創造利潤,且生產的成本需要被壓低的前提下,動物作為勞工或是生產機器就會犧牲牠們的健康和自由,透過身體幫人類換取金錢,甚至利用完後就被丟棄。和原始的社會相比(如,原住民、工業時代之前),獵捕動物主要是為基本生存需求,而不是娛樂和賺錢。乳牛或是雞作為生產機器,生產牛奶和雞蛋。而大型工業化蛋場或是牧場,提供了現代化設備、標準化流程,使得雞和牛可以生產大量且便宜的雞蛋或是牛奶。但是在提高生產效能與規模的前提之下,往往就會使得動物失去自由,雞和牛都無法有足夠的空間活動,一旦動物無法再繼續生產,最後只能被送到屠宰場。其他諸如動物繁殖場,無論是提供給寵物店的配種狗,或是提供豬肉的狹欄的母豬,也成為了生產機器,連放產假的福利都沒有。海豚作為勞工 ,犧牲自由,為水族館表演、賺錢。圈養娛樂在國際上是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同時也在旅行和旅遊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你看血色海灣,你就會了解在日本的#太地町,每年9月至3月期間,野生海豚都被趕到一個海灣,「最漂亮」的海豚被捕獲提供給世界各國的海洋公園,其餘的則被強迫窒息(過去是直接被砍殺)作為寵物食品出售,或是當地食用肉品。(*小編在2019年和同事去過太地町做海豚捕獵的空拍,因為受到國際撻伐,多數漁民已改使海豚強迫窒息)。想想若人做為勞工,處於如此嚴苛且不人道的勞動條件下,還能為捍衛自身權益而反抗或罷工,但是動物所受到的結構性暴力卻幾乎都處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如工廠、繁殖場、屠宰場,被系統隱藏起來;正因為他們無法說話、表達,也就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或許在目前的資本社會,有許多現象是結構性且難以馬上改變的,但是慶幸的是持續在進步的社會,將會越來越被重視動物作為勞工的權益,我們也已經有選擇動福蛋和動福奶的自由,支持這些食品,多少能彌補經濟動物還活著時一點點生存的品質,往後勢必還有更多動物福利的食品,願這些選擇都能成為你未來舉手之勞的餐桌上的日常。
終結皮草,時尚依然耀眼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經濟動物
2022.07.05
終結皮草,時尚依然耀眼
因水貂養殖場率續爆發Covid-19,西方政府自2020年以來加強了禁止皮草生產的立法,使得皮草養殖逐漸退場。丹麥是歐洲出口最多水貂皮草的國家,因水貂場爆發的Covid-19疫情,2020秋天撲殺了多達 1,700 萬隻水貂,後來則是關閉了皮草貿易。去年,義大利 則通過預算法修正案,全國禁止皮草養殖,並補償農民300萬歐元(約新台幣9,300萬元),這波疫情也加速了荷蘭皮草養殖產業的退場進程,荷蘭政府將原訂2024年實施的貂皮養殖禁令提前至2021年發布。為了有效率的生產皮草,養殖場裡的毛皮動物(如:狐狸、貂、兔)一生都被關在狹窄的鐵籠,生活空間如此之小,給動物帶來嚴重的精神壓力,導致牠們彼此之間自殘和自相殘殺的事屢見不鮮。由於長時間被圈養在活動受限與環境惡劣的籠子裡,動物除了承受身體上的疾病,經常會表現出刻板行為,例如:拔毛、來回踱步。其實,西方國家在皮草養殖逐漸退場之前,皮草也因為動物福利 的問題與動保意識的提升,需求逐年在下降,時尚業許多知名品牌例如 GUCCI、Burberry、Chanel、 Armani等自2017年起宣布不使用皮草,就連英國女王也在2019年也發表了聲明,爾後所有為女王製作的新衣都將使用人造皮草,Prada集團則在同一年宣布2020年起禁用皮草,Elle雜誌更成為第一個不在內容或廣告提到皮草的時尚雜誌。只是,市場不分國界,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皮草進口國,雖然西方的皮草供應量正在下降,中國生產的皮草依然支撐著皮草產業的需求,台灣也仍然可以取得皮草服飾或配件。但是,皮草是人們真正「 需求(need)」之必要,或者只是時尚虛榮面「 慾望(desire)」的想要?拒絕購買皮草製品,並透過推動禁止販賣皮草,台灣也能為經濟動物的福利更往前一步。
好好愛牠在忠孝國中-走過動物的生命歷程 好好愛牠

議題與行動
2022.06.17
好好愛牠在忠孝國中-走過動物的生命歷程
“謝謝您帶來的精采報告,由於這次內容的洗刷,再次顛覆了我的想法及印象,也感謝您用心地以圖片,數值,來讓我們一目瞭然,對動物有更具體的認識與瞭解。”“謝謝她們來講有關於愛護動物的議題,讓我更加瞭解到愛護動物有很多種方法,不只只有不要欺負它,領養代替購買等等,還有很多種方法來愛護它們”這是6月7日對台北忠孝國中7年級的兩個班級各上一堂動保教育課程,部分同學在課後給予的回饋,早在3月時,好好愛牠就已和學校老師敲定實體課程,因為疫情的關係,校方決定改以視訊授課,不到1小時的一堂課,能夠分享的實在有限,於是我們聚焦在經濟動物、實驗動物及展演動物的議題,希望國中生可以用不同的視角看待動物友善。一開始我們用了一個開放式問題讓同學簡單作答:怎麼樣可以做到動物友善?同學的回答大多是針對犬貓、流浪動物及寵物的友善,也有同學想到”不要建造太多的動物園”或者不要打擾野生動物等。我們談的動物友善或保護,是指哪個牠?進一步思考對於動物友善的理解,同學的認知大多是以毛小孩與貓咪為主等的寵物,或者是被培訓作為導盲犬或緝毒犬等的工作犬,抑或者是台灣黑熊或石虎等野生的保育類動物等。接著我們帶出了課程的主題:動物友善,誰說了算?誰決定牠的生死?經濟動物的處境沒有特別談每天被屠宰用來食用的動物數量有多龐大,我們舉了兩個國外真實案例,來看看經濟動物在人們心中既定印象與現實的衝擊,也讓同學反思,牠的生死誰決定。案例1 100天後再也不見的豬這是日本一位飼主把小豬養100天後吃掉的事件,並且每日將照顧小豬的影片放在分享平台,至今每支影片的觀看數在幾萬次和幾十萬次不等,而第100天把小豬送去屠宰後拿回家吃的影片,點閱數則高達近400萬。上到這裡我們問了同學第2題:如果是你,你會把小豬吃掉嗎?兩個班的同學反應差不多,回答最多的是「不會」,次多的是「我不知道」,只有少數人說「會」,第2個班級只有1個同學回答會把小豬吃掉,抽問回答「不會」的同學,原因很簡單:捨不得。案例2 pigcasso這是發生在南非開普敦附近一家屠宰場,義工喬安妮(Joanne Lefson)收養了一隻原本要被殺來吃的豬,而喬安妮無意間發現牠對繪畫很有興趣,因此叫牠取名為豬卡索(Pigcasso),並且在喬安妮的幫助之下,豬卡索走上繪畫的路,開啟了牠不平凡的一生,牠賣出最貴的一幅畫,價值20萬英鎊,合台幣74萬,然而,不是所有的豬都有幸能遇到懂她的喬安妮。實驗動物的處境這常常是還來不及讓大家看見,就在實驗室走到生命結尾的沈默的一群,在台灣每年被用來實驗的動物,比寵物(犬貓有298萬隻)和流浪動物(17萬多隻)總量加起來還多,2020年的實驗動物超過332萬。我們分享國外有名的The Nature of Love「愛的本質」小猴子實驗:我想要的不只食物而已,以及兔露真相 的Save Ralph動畫,來告訴同學過去實驗動物的貢獻,以及現在有什麼方式可以避免實驗動物數量的增加。展演動物的處境一隻海豚的表演,背後有多少海豚天倫夢碎的事實,法國已立法,將自2026年起全面禁止海豚和虎鯨表演。春天農場的虐馬事件,六福村與頑皮世界的長頸鹿,又是受了什麼待遇而因疾病或意外而過世?圈養的海豚、虎鯨、長頸鹿和大象等,壽命往往比在自然環境生長的牠們還要短。這些例子告訴我們,不僅要看業者是否確實遵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在2002年提出動物福利指導方針,以動物的五大自由作為評估動物福利的標準之外,也讓我們問問自己,動物們為了一場我們想看的表演,付出了多少代價?動物應有的五大自由分別為:免於饑渴的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免於身體不適的自由、免於痛苦、傷害和疾病的自由,以及表現自然行為之自由。這五大自由不止對展演動物,人類對所有的動物其實都應該這麼做,課程尾聲,我們和同學分享印度國父甘地曾說過的一段話:一個國家的偉大與文明道德進步的程度,就看他如何對待動物。The moral progress of a nation and its greatness should be judged by the way it treats its animals.最後,我們總結了協會提倡的一件好事愛動物,並請同學讓同學們選取願意做的動物友善行動,即願意身體力行的有哪些:少肉多菜植物奶代替牛奶選擇人道飼養雞蛋不買皮草/皮革製品選擇無動物實驗用品不買有動物實驗的保健食品支持禁止動物實驗倡議不看鯨豚表演不玩夜市遊戲只為了得到動物兩班同學的選擇雖不盡相同,但在實驗動物與展演動物的行動大多有正面的支持,而「支持禁止動物實驗倡議」更獲得8成以上的選擇。雖然對於少肉多菜、植物奶代替牛奶、選擇人道飼養雞蛋等還沒有太大迴響,但相信日後還有機會和同學分享更多動物的處境,本次課程讓同學認識實驗動物並且願意進一步行動,也是我們最大的感動。在此歡迎其他學校或教學單位申請動保課程,讓好好愛牠和你分享更多動物的事喔!好好愛牠動物友善課程,前進校園報名中:https://forms.gle/5SZRE8tNj3U8BFW57814線上動保教育課程民眾場開放報名中:https://forms.gle/1WgkA3vC1dZEundq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