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好事愛動物
我們致力於執行動物資訊傳播、動物教育推廣、動物福利行動、動物友善串聯、動保講師培訓,透過「一件好事愛動物」,讓動物生命價值從教育紮根,由個人、家庭、社區至社會的行動,改變動物處境,讓愛動物和做環保一樣簡單易行。

動保教育前進校園
課程預約
我們推動為動物平等生存權利而努力的行動,教育和深度報導為首要,惟有資訊公開,揭露真相才能引發大眾關注,激發同理心,提升公眾意識,推廣並分享動物資訊,讓議題發酵。

動物資訊傳播
說到泰國觀光旅遊,重點行程一定少不了大象,泰國仰賴旅遊業,以大象為主題的旅遊已是泰國近幾十年來的常態,2019年觀光人數達3,800萬人次,旅遊業佔泰國GDP達20%。為供應龐大的旅遊商機的象群需求,讓遊客可以看大象表演或者騎大象,泰國境內設有多處大象營地,用以馴服大象,使牠溫順到能夠滿足所有觀光的需求,例如用後腿行走、供人騎乘、在樹幹上打籃球、用畫布繪畫。
泰國對於馴服與圈養大象傳統其來有自,早年泰國有廣大的原始森林,大象在農林開墾時期協助運送木材上扮演重要角色,當時的泰國圈養很多大象來工作,大象也曾是泰國農林開墾與戰爭中,擔當運輸的馱獸。大象和馴象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大象的智商高、記憶力超好,並且擁有和人類一樣的感情。曾有一則報導指出,一隻大象認出12年前的救命恩人,儘管他們只是在路上巧遇,大象主動伸鼻打招呼;另外,在印度有一名馴象師罹癌症過世,和他相處了25年的大象竟然徒步2小時來參加馴象師的喪禮,大象將長長的鼻子對著馴象師的遺體,不斷舉起又放下,就好像在對自己的老朋友鞠躬致敬。
泰國自1989年禁止伐木後,大批的大象無工作可做,因從小被人類飼養無法回到森林野放,成年大象1天的食量驚人,要吃到300公斤的草和蔬菜,一週生活費達美金75元,造成很多大象只能與馴象師一起流落街頭行乞。部分地區設立營地接收這些失業大象,提供工作與食物,也同時聘請馴象師照顧大象,而大象營地業者為了生存,開始訓練大象表演,與人互動,各種剝削或不人道的訓練方式引發爭議,像是長時間在烈日下工作,沒有足夠的時間吃飯,被迫做倒立動作,最為人垢病的是小象被迫和母象分開等。
依照世界動物保護組織(World Animal Protection, WAP)制訂的動物保護指標(Animal Protection Index, API)泰國在”保護役用及展演動物”的評分為F(A最佳,G最差),政府支持大象表演,投入資源訓練大象,讓泰國在動物福利的努力大打折扣。世界動物保護組織更發布一項研究,在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之間暗地查訪的影片看到母象與剛出生的小象被迫分離,年輕小象遭受孤單與心靈創傷的影像。影片中顯示,共有八隻幼象被強行從母親身邊拉走,牠們被綁在木棍上反覆毆打,並綁住鐵鍊行走。也曾有營地的大象來源是從野生象群中捕捉小象,這些行為多半是非法的,而同行的母象則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孩子時被殺,小象在往後受訓的過程也多半非人道,飽受虐待,身心遭受到極大的痛苦,這種悲傷會記得一輩子。
近幾年由於動保意識抬頭,漸漸有一些較為友善的「大象庇護所」的保護區,收容年老或受傷而無法再工作的工作象,讓大象有同伴相陪,擁有足夠空間滿足自然需求,對於人象互動的開放頻率與時間,有著嚴謹的管控。庇護所提供遊客體驗象群生活,保育員以不接觸大象為原則,引導遊客順從大象習性親近動物,確保遊客在適當且舒服的距離下觀察大象,不強迫大象和人們互動。
然而這一兩年受到疫情的衝擊,許多大象也「失業」,據統計,至2020年1月止,泰國260個旅遊大象營地中,約有2,000頭大象處於「失業」狀態,牠們被迫用來娛樂及表演,因為疫情關係少了遊客,業主已無力飼養,只好把大象野放回牠們生長的地方,然而,這些長年被人類飼養的大象已失去野外求生的能力,除非有計畫性地將牠們野放,而牠們的餘生以及健康狀況的維持,也有賴人們後續的照料。動保組織「拯救大象基金會」(Save Elephant Foundation)已協助100多頭大象回到故鄉,大象徒步150公里,也帶領人們慢慢欣賞沿途風光。
在台灣,大象只在動物園,未來如果有機會到泰國旅遊,請慎選大象庇護所,友善觀光也是幫助現有象群的方式,畢竟牠們被圈養多年,已無法野放回到原始森林生活,保護大象是動物友善者共同目標,幫助真正照顧大象的單位,讓大象受到人道且友善的對待,好好生活。
泰國對於馴服與圈養大象傳統其來有自,早年泰國有廣大的原始森林,大象在農林開墾時期協助運送木材上扮演重要角色,當時的泰國圈養很多大象來工作,大象也曾是泰國農林開墾與戰爭中,擔當運輸的馱獸。大象和馴象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大象的智商高、記憶力超好,並且擁有和人類一樣的感情。曾有一則報導指出,一隻大象認出12年前的救命恩人,儘管他們只是在路上巧遇,大象主動伸鼻打招呼;另外,在印度有一名馴象師罹癌症過世,和他相處了25年的大象竟然徒步2小時來參加馴象師的喪禮,大象將長長的鼻子對著馴象師的遺體,不斷舉起又放下,就好像在對自己的老朋友鞠躬致敬。
泰國自1989年禁止伐木後,大批的大象無工作可做,因從小被人類飼養無法回到森林野放,成年大象1天的食量驚人,要吃到300公斤的草和蔬菜,一週生活費達美金75元,造成很多大象只能與馴象師一起流落街頭行乞。部分地區設立營地接收這些失業大象,提供工作與食物,也同時聘請馴象師照顧大象,而大象營地業者為了生存,開始訓練大象表演,與人互動,各種剝削或不人道的訓練方式引發爭議,像是長時間在烈日下工作,沒有足夠的時間吃飯,被迫做倒立動作,最為人垢病的是小象被迫和母象分開等。
依照世界動物保護組織(World Animal Protection, WAP)制訂的動物保護指標(Animal Protection Index, API)泰國在”保護役用及展演動物”的評分為F(A最佳,G最差),政府支持大象表演,投入資源訓練大象,讓泰國在動物福利的努力大打折扣。世界動物保護組織更發布一項研究,在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之間暗地查訪的影片看到母象與剛出生的小象被迫分離,年輕小象遭受孤單與心靈創傷的影像。影片中顯示,共有八隻幼象被強行從母親身邊拉走,牠們被綁在木棍上反覆毆打,並綁住鐵鍊行走。也曾有營地的大象來源是從野生象群中捕捉小象,這些行為多半是非法的,而同行的母象則在試圖保護自己的孩子時被殺,小象在往後受訓的過程也多半非人道,飽受虐待,身心遭受到極大的痛苦,這種悲傷會記得一輩子。
近幾年由於動保意識抬頭,漸漸有一些較為友善的「大象庇護所」的保護區,收容年老或受傷而無法再工作的工作象,讓大象有同伴相陪,擁有足夠空間滿足自然需求,對於人象互動的開放頻率與時間,有著嚴謹的管控。庇護所提供遊客體驗象群生活,保育員以不接觸大象為原則,引導遊客順從大象習性親近動物,確保遊客在適當且舒服的距離下觀察大象,不強迫大象和人們互動。
然而這一兩年受到疫情的衝擊,許多大象也「失業」,據統計,至2020年1月止,泰國260個旅遊大象營地中,約有2,000頭大象處於「失業」狀態,牠們被迫用來娛樂及表演,因為疫情關係少了遊客,業主已無力飼養,只好把大象野放回牠們生長的地方,然而,這些長年被人類飼養的大象已失去野外求生的能力,除非有計畫性地將牠們野放,而牠們的餘生以及健康狀況的維持,也有賴人們後續的照料。動保組織「拯救大象基金會」(Save Elephant Foundation)已協助100多頭大象回到故鄉,大象徒步150公里,也帶領人們慢慢欣賞沿途風光。
在台灣,大象只在動物園,未來如果有機會到泰國旅遊,請慎選大象庇護所,友善觀光也是幫助現有象群的方式,畢竟牠們被圈養多年,已無法野放回到原始森林生活,保護大象是動物友善者共同目標,幫助真正照顧大象的單位,讓大象受到人道且友善的對待,好好生活。

動物福利行動
諾貝爾獎得主帕卓里(Rajendra Pachauri)是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的主席,2008年他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專訪中指出:「防止氣候變遷的方法,也應該包括改變飲食習慣。」他呼籲民眾能夠自動節制肉類的食用量:「其實我們心知肚明,少吃肉有益健康。更何況放棄肉食還能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
沒有一定要吃素,但可以多想想上面的一段話,你小小的行動,也會有大大的改變,改善動物的處境。
參考來源:
良醫健康網商"殘忍的肉品真相!4千萬隻小公雞一孵化就被毒氣殺死製成肉粉
沒有一定要吃素,但可以多想想上面的一段話,你小小的行動,也會有大大的改變,改善動物的處境。
參考來源:
良醫健康網商"殘忍的肉品真相!4千萬隻小公雞一孵化就被毒氣殺死製成肉粉

動物友善串聯
還記得養100天後要被吃掉的豬嗎?2021年9月1日是牠成為烤乳豬被主人吃下肚的日子。
主人在這一天用籠子載牠出門,回來已是一具包在紙箱的屍體,說豬肉大家比較不陌生。
如果被吃的命運是必然,往好的方面想,這100天享受了動物福利,被好好照顧,比起其他住在養殖場的豬而言,至少活著時是快樂的。
但如果你是那主人,會吃掉牠嗎?或者你還有別的選擇而留下牠?蔬食就是個很好的選擇。
第100日,再見了,「五花肉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S-vsYRmlqU
(圖像來源: YouTube)
主人在這一天用籠子載牠出門,回來已是一具包在紙箱的屍體,說豬肉大家比較不陌生。
如果被吃的命運是必然,往好的方面想,這100天享受了動物福利,被好好照顧,比起其他住在養殖場的豬而言,至少活著時是快樂的。
但如果你是那主人,會吃掉牠嗎?或者你還有別的選擇而留下牠?蔬食就是個很好的選擇。
第100日,再見了,「五花肉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S-vsYRmlqU
(圖像來源: YouTube)

動保講師培訓

實驗動物認養
台灣實驗動物的使用數量,自2007年起,由97萬隻增加至300-400萬,2019年更達426萬,被實驗的動物類別,有囓齒類、兔、雪貂、豬、牛、馬、羊、鹿、犬、貓、猴、雞、鴨、鵝、禽類、爬蟲類、魚類和兩棲類等,實驗的目的主要有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品上市前測試、教育訓練、製造生物製劑等。
據統計,2020年的實驗動物數量有332萬隻,若扣掉胚胎(雞胚、鴨胚、魚胚)數量,去年被實驗的活體動物有119萬隻,到實驗結束存活下來的動物有34萬隻,其中不乏健康無病且無輻射的動物,若沒有進一步的安置或轉讓,很可能就被人道處理(安樂死)。
在台灣,可執行動物實驗的機構(學校或醫院)總計有199家,依照「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指引」:動物實驗的機構”若有”再應用之實驗動物或犬、貓、猿猴之使用,其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或小組應制定實驗動物再應用或退休、康復、認養、安置之政策及其監督機制。其意思是說,機構可自行決定實驗動物是否再應用或認養。雖然過去也有實驗後的健康犬隻找到認養家庭,然而,我們嘗試聯繫幾所動物實驗中心,不是每一所機構都有實驗動物的認養機制。
在波蘭,有一組織專門收養實驗鼠,2016-2019年間已成功幫助2500隻實驗鼠找到認養家庭,在台灣,還沒有認養實驗鼠,原因之一是被實驗的老鼠存活率約2年,不適合領養。
好好愛牠協會關心實驗動物福利,在上週末參與為期二日的「2021 推動台灣動物實驗3Rs替代線上研討會」,我們相信在台灣,產官學界及實驗機構已盡可能遵循3R原則:替代(Replacement)、減少(Reduction)、優化(Refinement),保障動物的福利,但我們更關心實驗後的牠們會去哪裡,因為實驗動物被安樂死的方式,實在讓人不忍:
物理性安樂死-麻醉後頸椎脫臼、麻醉後斷頭、頸椎脫臼、斷頭、脊椎穿刺、頭部敲擊、電昏後放血、腦部近距離射擊、麻醉後放血、冰水急速致死、冰凍化學性安樂死-注射安眠藥或毒劑
幸運的是,我們已和動物實驗中心合作,讓在實驗室除役且健康的動物可以重新開始,好好生活,免於安樂死,目前預計以兔子為主,若有意願且有能力認養的人,可先留下您的聯絡方式(粉專私訊或email至[email protected]),日後若有認養案件,我們將優先與您聯繫並評估您是否適合。
p.s. 提醒您,認養是一輩子的事,而非只是有興趣或一時興起,需要認真看待。
最後,好好愛牠提倡一件好事愛動物-植有你最美,你可以選擇購買無動物實驗的清潔用品或美粧品,減少實驗動物的數量。
---
參考來源:
1. 農委會109年度實驗動物人道管理年報
2. 公視新聞網 波蘭團體搶救實驗鼠 3年領養2500隻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62548
據統計,2020年的實驗動物數量有332萬隻,若扣掉胚胎(雞胚、鴨胚、魚胚)數量,去年被實驗的活體動物有119萬隻,到實驗結束存活下來的動物有34萬隻,其中不乏健康無病且無輻射的動物,若沒有進一步的安置或轉讓,很可能就被人道處理(安樂死)。
在台灣,可執行動物實驗的機構(學校或醫院)總計有199家,依照「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指引」:動物實驗的機構”若有”再應用之實驗動物或犬、貓、猿猴之使用,其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或小組應制定實驗動物再應用或退休、康復、認養、安置之政策及其監督機制。其意思是說,機構可自行決定實驗動物是否再應用或認養。雖然過去也有實驗後的健康犬隻找到認養家庭,然而,我們嘗試聯繫幾所動物實驗中心,不是每一所機構都有實驗動物的認養機制。
在波蘭,有一組織專門收養實驗鼠,2016-2019年間已成功幫助2500隻實驗鼠找到認養家庭,在台灣,還沒有認養實驗鼠,原因之一是被實驗的老鼠存活率約2年,不適合領養。
好好愛牠協會關心實驗動物福利,在上週末參與為期二日的「2021 推動台灣動物實驗3Rs替代線上研討會」,我們相信在台灣,產官學界及實驗機構已盡可能遵循3R原則:替代(Replacement)、減少(Reduction)、優化(Refinement),保障動物的福利,但我們更關心實驗後的牠們會去哪裡,因為實驗動物被安樂死的方式,實在讓人不忍:
物理性安樂死-麻醉後頸椎脫臼、麻醉後斷頭、頸椎脫臼、斷頭、脊椎穿刺、頭部敲擊、電昏後放血、腦部近距離射擊、麻醉後放血、冰水急速致死、冰凍化學性安樂死-注射安眠藥或毒劑
幸運的是,我們已和動物實驗中心合作,讓在實驗室除役且健康的動物可以重新開始,好好生活,免於安樂死,目前預計以兔子為主,若有意願且有能力認養的人,可先留下您的聯絡方式(粉專私訊或email至[email protected]),日後若有認養案件,我們將優先與您聯繫並評估您是否適合。
p.s. 提醒您,認養是一輩子的事,而非只是有興趣或一時興起,需要認真看待。
最後,好好愛牠提倡一件好事愛動物-植有你最美,你可以選擇購買無動物實驗的清潔用品或美粧品,減少實驗動物的數量。
---
參考來源:
1. 農委會109年度實驗動物人道管理年報
2. 公視新聞網 波蘭團體搶救實驗鼠 3年領養2500隻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62548

動物友善教育
2021年5月,好好愛牠協會申請成立進行中,內心也不時在想,要怎麼開始是社會大眾較能接受且願意傾聽的方式。
今晚和朋友聚餐,想到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
讓吃肉的人願意思考對動物好的方式,或者盤中的肉、蛋奶製品是怎麼來的?
根據牛津大學研究顯示,生產一杯 220 毫升牛奶使用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植物奶的 3 倍;以一年 365 天、每天生產一杯牛奶而言,需要至少 650 平方公尺的土地,相當於兩個網球場,和同等量的燕麥奶相比,相差超過 10 倍。
當源頭是透明的,當我們有更多選擇時,妳/你會怎麼做?
今晚和朋友聚餐,想到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
讓吃肉的人願意思考對動物好的方式,或者盤中的肉、蛋奶製品是怎麼來的?
根據牛津大學研究顯示,生產一杯 220 毫升牛奶使用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植物奶的 3 倍;以一年 365 天、每天生產一杯牛奶而言,需要至少 650 平方公尺的土地,相當於兩個網球場,和同等量的燕麥奶相比,相差超過 10 倍。
當源頭是透明的,當我們有更多選擇時,妳/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