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時間篩選
依時間篩選
- ALL
- 實驗動物
- 展演動物
- 經濟動物
- 同伴動物
- 海洋資源
- 野生動物
- 議題與行動
- 認識好好愛牠
- 報導交換
- 動物三兩事
熱門標籤
8月24-25日好好愛牠在新店裕隆城永續市集 好好愛牠
議題與行動
2024.09.04
8月24-25日好好愛牠在新店裕隆城永續市集
8月24-25日在新店裕隆城的永續市集,兩天都遇到有趣的民眾,也感謝市集其他攤位的夥伴一同參與。第一天的一位小朋友,在路過攤位時聽到我們喊:手機掃QRCode,做測驗送小禮物喔!他馬上轉過頭來說:真的嗎?等一下我去拿手機。來了以後,認真的把題目回答完,選完禮物滿意的離開。之後又經過了幾次,我們以為他有參加籃球賽,但原來他的爸爸和舅舅才是現場鬥牛的參賽者。幾位媽媽帶著孩子一起答題,其實有的孩子蠻厲害的;也有同學們表情豐富,十分可愛。第2天還有一對年輕夫妻,個別答題全對,他們認真作答的同時,我們趁機用貼紙教兩個小孩不要看鯨豚表演,有的動物實驗會讓兔兔哭哭,要支持無動商品。還有一位民眾一題題查問google,同行朋友笑她太認真,但她真的認真,查完後答題也是全對,有時open book也不錯的,無論用什麼方式,都認識了弱勢動物的議題,達到了我們想傳達的目的。兩天下來,大家普遍對狗早期被抓去做抽菸的實驗最為震驚與不捨,希望因著這樣的印象,對於被實驗的動物有更深的體會及同理心。好好愛牠歷經3個年頭,一千多個日子,雖然還很年輕,但我們已經接觸快3千位民眾,我們沒有忘記初衷:「倡導發揮同理心,一件好事愛動物,生命沒有不同」,或許,誰都不是可以決定每一個牠最終生死的人,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當下的每一個友善的行動,願來過攤位的每一位朋友,開展更多屬於妳/你的動物友善。現在,認識動物議題又多了一項選擇:用Podcast收聽愛牠一起聊。支持好好愛牠為弱勢的動物做更多1. 讀冊二手書義賣:只要成為讀冊的會員,在販售二手書時選擇”我要義賣“,再選取動物保護團體, 就能找到”社團法人好好愛牠協會”2. 線上立即捐款:https://bit.ly/3qdoB8s3. 定期定額支持:https://bit.ly/3BShOmu4. 捐贈電子發票,愛心碼為2181(愛牠幫牠)
【純植生命力——吃素能幫助世界也能汲取力量】 文:Mandy Lu / 圖:Chiafang Tsai
經濟動物
2024.09.02
【純植生命力——吃素能幫助世界也能汲取力量】
巴黎奧運落幕,在素食推廣上引發一些爭議,由於半強制的齊頭式素食政策,讓部分運動員極度不適應,雖然有追加蛋和肉品,卻仍導致德國和英國等選手的抱怨,使得本次奧運推廣蔬食減碳的美意稍為打了折扣。儘管如此,仍許多運動員成為純素飲食者,打破人們對於純素飲食會不利於身體發展的認知。「缺少蛋白質」、「營養不夠」等等論點,事實上純素飲食不但有利於自身,也有利於其他生命。Louie Psihoyos 路易·賽侯尤斯執導的紀錄片《The Game Changers》,世界頂尖素食運動員、名人與無名英雄們等,以『科學』與『實例』打破迷思:吃肉才有蛋白質,才會健康、有能量,希望這些事例鼓勵更多人接受素食。友善的健康飲食,其實也能成為力量Novak Djokovic諾華克・喬科維奇是位極力推廣素食主義的運動員。2019年在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公開地提到多年進行植物性飲食,而在2020澳洲網球公開賽落幕後,在第三輪獲勝記者會上說:「我很慶幸我吃純植物飲食同時也有高水準表現。外界有很多批評與質疑,我身邊周圍的人也不認為我能做到。」對諾華克・喬科維奇來說,讓他想吃全素的原因,不僅僅是體能表現上的好處而已,還有環保和人道等因素也是他長期吃素的緣由之一:「全素不只是飲食,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都應該要清楚知道到動物們所遭受的待遇。屠宰牲畜、工業化畜牧業等等一切,很明顯對氣候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而人們關切程度不夠。我吃全素不僅僅是為了體能與運動表現,這是我的生活方式,且讓我感到非常自豪」。台灣中華職棒中信兄弟的投手鄭浩均,則是棒球圈少數的素食運動員,原本吃素只是聽從家人的建議,但現在更多是尊重每一個生命,鄭浩均並非從小時候開始吃素,到了國中時,在家人的建議之下,開始嘗試以蔬食為主。在吃素一段時間後,鄭浩均開始尋找吃素的理由,他曾問自己:「為何要吃素?為什麼要持續這件事情?」於是他發現吃素的真正意義不是單純追求健康,而是尊重生命,「沒有任何一個動物該被誰吃掉。」。2023年世大運太極拳金牌得獎者——孫家閎表示:「吃素之後,我的國際成績就越來越好,我們一直在場上發光的同時,不應該身後拖著的是許多動物。」力量從來不用奪取,而是源自於愛這些運動員們的經歷表示出純素也能帶來健康與力量,而這些力量也同樣能夠幫助到動物們。而許多運動員是純粹「對動物生命的重視」而吃素,這樣的善意與回饋——尊重牠們為生命同時也友善自己的身體,這其實是雙贏且值得鼓勵的精神!讓我們從試著開始改變,一同友善動物,好好愛牠。 1 The Game Changers 2024/08(https://gamechangersmovie.com/)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SpglxHTJVM3 聯合新聞2024/08(https://udn.com/news/story/7005/8139919)4 Novak Djokovic Says His Tennis Success Is Down To His Plant-Based Diet 2020/02(https://www.menshealth.com/uk/nutrition/a30750556/novak-djokovic-plant-based-diet/)5 NOWnews 今日新聞:暖男鄭浩均吃素是因為愛 2023/07(https://www.nownews.com/news/6212805)
【死亡列車——豬隻運輸問題】 文:Mandy Lu / 圖:Chiafang Tsai
經濟動物
2024.08.26
【死亡列車——豬隻運輸問題】
台灣之前有馬來貘「英雄」因為運輸過程熱緊迫而死亡;但除了展演動物運輸之外,時常讓人忽略還有經濟動物的運輸狀況。中國重慶發生過載了百隻豬卻發生豬隻集體高溫中暑,車內110多隻豬分佈在貨車上下3層,整車的豬都出現了中暑跡象,面部、身體發紅,流口水大口喘氣,甚至有6、7隻豬已經熱到昏倒,請求消防隊噴水降溫;雲林時常有運豬車前往雲林縣肉品市場,被民眾目擊沿路溢流豬隻排泄物,造成惡臭環境污染,引起抗議;豬隻掉落事件更是層出不窮,在國道上經常可以看到運豬車載送豬隻的身影,發生掉落死亡更是容易被網路群眾大肆嘲笑、嘲弄。在高速公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運豬車載送豬隻的身影,其實主要原因和現行的拍賣制度有關,從中南部運至北部屠宰;而許多運豬貨車可見豬隻完全裸露在外,不在乎風吹日曬雨淋;而那些理應值得同情的運輸待遇卻反過來被人類敵視或是批評——因為很吵、很臭、還會造成人困擾。對豬隻來說的死亡運輸,飽受折磨之外還被人類冷漠敵視運輸車對於豬隻來說是非常陌生的環境,加上需要和不熟悉的同伴一起關在車上,陌生的環境以及運輸過程中車輛、噪音、廢氣與炎熱或寒冷氣候的威脅等,都可能會造成豬隻緊迫、驚嚇,甚至導致死亡。再加上台灣目前的運豬車普遍都沒有車頂,因而也容易出現豬隻跳車的事件。豬隻被當成貨物,易碎或貴重的貨物會有包裝材料,但豬不用,因為就要死了,不需好好對待。在這些運輸過程中遭受到的虐待,只因為牠們只是商品本該死,所以一切都沒關係、不用在意嗎?生命被秤價,人類本有同理心似乎也被同時賣掉了為減少在運送過程痛苦,車輛載運經濟動物時,應適時給予飲水和食物,並注意日晒遮蔭,而這僅僅只是最基本的關懷。試著換位角度思考,也可以傳遞出去讓更多人開始意識到——我們應該換回對於動物的同理心,不應被利益蒙蔽,生命沒有不同,不應該因為牠們終將一死而被無視這些殘忍遭遇。讓我們從思維改變開始,一同友善動物,好好愛牠。Yahoo新聞:豬隻運送講求人道2019/10(https://tw.news.yahoo.com/豬隻運送講求人道-木板推移取代電擊-避免牲畜過度驚嚇-085157325.html)自由時報:中國重慶飆出40度高溫 百隻活豬卡車內中暑還熱到昏倒 2022/08(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024055)ETtoday新聞網:臭歸剛欸!誇張運豬車屎尿一路瀉 雲林民眾怒PO網2022/10(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1011/2356131.htm)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臉書2024/03、三立新聞網:「黑豬跳車墜車道」慘遭後車輾斃 2024/04(https://www.facebook.com/east.org.tw/posts/pfbid0GQY1cvvh3KMEdqKaNyzxLGf4SpSjU1aoHMQFshTGCViHsCeGVpq6xjgyAaYHoF6Dl、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453955)
【莫再鯨嘆——珍惜與海洋動物友善的距離】 文:Mandy Lu / 圖:Chiafang Tsai
海洋資源
2024.08.26
【莫再鯨嘆——珍惜與海洋動物友善的距離】
2024年7月23日位於美國發生大翅鯨撞翻休閒漁船事件,當地非營利組織《藍海海洋保護協會(Blue Ocean Society for Marine Conservation)》的共同創辦人兼研究主任Dianna Schulte指出:影片中的船員本應知道在大型鯨魚出沒的區域內捕魚是很危險的,因為意外隨時可能發生。「這是一次意外,這艘船停在了錯誤的地方。」。距離大型海洋哺乳動物太近的地方捕魚,受到傷害的不只是人類,鯨魚更可能會被釣線和龍蝦設備纏住進而嚴重阻礙其覓食能力。如何在人類社會活出生存法則,成了鯨生考驗2020年1月台東長濱海灘出現罕見的擱淺死亡藍鯨,被發現時身形消瘦,頭部遭粗尼龍繩緊緊纏繞,後由相關單位合作進行運送、解剖,最後製成「全台首座藍鯨骨骸標本」,並於去年12月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展出。當時參與標本製作的團隊進一步分析研究死因提到:「這次台東長濱擱淺藍鯨,很難過的發現其嘴上纏繞著漁網,而藍鯨進食方式是張嘴灌進大量海水至下巴,再閉起嘴靠腹部彈性縮回同時擠出海水,鯨鬚板會將小魚小蝦卡住,若無法正常張開即影響進食。」,漁業活動與人為干擾成了鯨豚最大的天敵。國內曾有研究指出,高達四成鯨豚身上發現人為活動痕跡,如何在人類社會中活出生存法則,考驗著現代的海洋生物。多少生命殞落在海的那一端,一念之間結果大不同漁具纏繞是大型鯨類及其他海洋生物常見的死因,而船隻與鯨豚的衝撞意外也時常被拿出討論,例如商業或觀光漁船過於高速行駛未注意海域,又或賞鯨船追鯨豚未保持安全距離等等,諸多生命之海孕育的美麗生物終結在人為傷害之下。現今世界已開始反思友善漁具及友善漁業行為,人們也開始重視海洋保護,海洋生物與人類之間應是和諧共處而不是互為威脅。自主回收作業或廢棄漁網具不任意棄置,才能降低海洋廢棄物對於海洋生物的死亡影響;監督漁業產業的發展,鼓勵友善漁業行為或相關行動;推廣保育概念、支持好好愛牠的行動倡議,都能夠幫助這個世界更美好。讓我們從一個想法改變開始,一同友善動物,好好愛牠。 化石先生臉書 2023/07(https://reurl.cc/YqOAVl) About鯨豚官網 2024/07(https://aboutwhales.wordpress.com/2024/07/23/humpback-whale-capsizes-fishing-boat-off-new-hampshire-coast/) 成大鯨豚中心 2020/01(https://sdg.ncku.edu.tw/product-137.html)ETtoday新聞雲:觀光船撞座頭鯨!2022/04、「船首掛屍」駛入港!瀕危鯨魚被撞上2024/05(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427/2239112.htm、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40509/2735463.htm)
【動物大屠殺——蛋雞淘汰計畫】 Mandy Lu
經濟動物
2024.08.21
【動物大屠殺——蛋雞淘汰計畫】
2024年7月農業部與全國養雞協會啟動「寡產蛋雞淘汰計畫」,將以淘汰180萬隻為目標,因為國內雞蛋買氣不佳,蛋太多了,所以預計同步減少蛋雞種雞數量,藉此穩定蛋價。颱風過後,又因中南部連日大雨淹死部分蛋雞,加上天氣熱導致母雞產蛋量減少,又讓蛋價飆升,起落之間,母雞的動物福利卻都不是優先考量。人類的產銷失衡問題:缺蛋時大量進口種雞養殖;而供過於求提出輔助淘汰,而最終無論好壞都是母雞付出代價。人類錯誤的選擇導致不如預期的影響,卻讓這些無辜生命買單台灣傳統「格子籠」飼養蛋雞是把多隻母雞塞進約莫 A4 紙張大小的窄小籠子裡,狹隘牢籠無法展現任何自然行為,許多母雞在籠子裡承受緊迫,而動彈不得的母雞身心痛苦抑鬱,導致產能低落不穩定,長年面臨產銷失衡狀況。農業部在雞蛋不足或過多的產銷失衡時,將「延緩或加速母雞淘汰」當作調節手段。去年蛋荒蛋價高漲,農業部呼籲蛋農以將母雞斷食限水的「強迫換羽」方式,逼迫產能下降的母雞繼續產蛋;今年雞蛋過剩,又補助蛋農加速淘汰寡產母雞,進行屠宰。原本母雞為了人類的生活需求,已被遭遇許多不平等對待;現在又由於生產力與人類利益影響,無論多產少產一旦沒了利用價值就成了原罪。蛋雞的生命在天平上,變成一顆顆量化的雞蛋,人類單方的判斷標準——讓生產效率取代了生存資格,使蛋雞一生面臨被迫受盡折磨。牠的生命不再是生命,而是變成了商業籌碼現今逐漸開始重視經濟動物生命權益與福利,許多人開始重視蛋雞的環境待遇,同理並重視經濟動物處境與痛苦,重視友善畜牧的部分。但同樣的仍有許多蛋雞面臨虐待甚至被屠殺的結局。蛋雞並非「機器」,牠們有著自己的生命發展與流程,強迫牠們配合人類需求產蛋並不合理,甚至顯得過於殘忍與荒謬。牠們同為地球上的生命,值得同等地被尊重對待我們可以幫助這些蛋雞嗎?除了重視且支持友善畜牧,也請大家給予牠們一個關注——只要有人願意關懷牠們的待遇,重視牠們為生命,而非待價而沽的商業利益,甚至願意替牠們發聲、反對不合理的對待,就能進而改變整個產業與政策。這些行動都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友善。讓我們一個著眼點開始改變,一同友善動物,好好愛牠。參考資料: ETtoday新聞雲:搶救蛋價!7月緊急淘汰180萬隻蛋雞 農業部:不限寡產老母雞2024/06(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40626/2765514.htm) 聯合新聞網:搶救低迷蛋價 將淘汰180萬隻蛋雞 2024/06(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057104)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官網 2024/07(https://www.east.org.tw/action/869569)
【隱形的海洋劊子手——幽靈漁網對海洋生物的無差別攻擊】 文:Mandy Lu / 圖:Chiafang Tsai
海洋資源
2024.08.10
【隱形的海洋劊子手——幽靈漁網對海洋生物的無差別攻擊】
之前澎湖一名潛水教練到人工魚礁區潛水,發現大型廢棄漁網,上面纏繞許多魚以及綠蠵龜,因為無法覓食死亡已久。今年六月We Love Animals釋出影片,一隻巨大抹香鯨嘴部遭纏繞海洋垃圾——纏繞在抹香鯨的嘴部,造成牠無法進食,看起來非常痛苦,所幸在潛水員協助下脫困。這支影片獲得網友大量回應,反省人類製造垃圾,對海洋生物造成致命危機。類似的救援影片在網路上可以看到不少,但這些幸運獲救的動物可能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更多時候,遭遇海廢垃圾陷阱的牠們無助掙扎,永遠沈寂於海洋之中。海洋廢棄物並非僅是大家以為家庭或工廠所產生的陸地上垃圾,更多的是海洋產業發展背後潛藏的危害。根據台灣海洋保育署的統計,2020年共清除41公噸海底垃圾,廢棄漁網佔了近九成,為海洋廢棄物大宗。人類為了生活發展漁業,但實際結果卻是連帶所有海洋生物「一網打盡」大部分的漁具不是故意被丟棄,而是因為天候、天災等各種因素流向大海,這些廢棄漁具(或稱「鬼網」)成為海洋廢棄物後繼續漂流在海洋裡,若破碎在海岸上,則搖身一變成為海洋死神——在我們看不見也想不到的地方繼續捕撈和誘捕動物——廢棄漁具造成生物死亡最常見的狀況分為兩大種:「纏繞」、「攝入」,這些落網的海洋生物會歷經痛苦掙扎最終死亡,這現象被稱為「幽靈漁撈」。除了捕獲海洋生物外,還會覆蓋海洋棲地並阻礙船舶航行,無差別攻擊:不僅困住我們補食的海鮮,鯨豚、海豹、海龜、海鳥等都曾因被漁網漁繩纏繞導致受傷或無法進食;珊瑚礁也會因漁網覆蓋而導致斷裂、無法生長,珊瑚存活率降低,造成漁業損失的同時,海洋生物也失去棲息地。廢棄漁網造成的危害其實比我們所想的還要來得龐大。阻止情況惡化現在就要開始行動:落實頭管制及廢棄漁網回收機制整個產業似乎個人力量難以動搖,但事實上推廣給更多人知道,就能夠有所改變。「我們的海洋大會」(Our Ocean Conference,OOC)4月宣示2030年前希臘海洋保護區將全面禁止底拖網,成為歐盟首例。海保署也成立「淨海聯盟」,漁業署於2021年7月全面實施「刺網漁具標示實名制」,並搭配流失通報與廢棄漁網回收等機制,漁船進出港若攜帶未標示或標示不清之刺網漁具,依規定將處3至15萬元罰鍰,而各地志工也紛紛組成「覆網清除隊」,期望減少幽靈漁具。還有紡織業者與服飾品牌合作,將廢棄漁網或蚵繩回收再利用,製成布料和成衣,大家共同為維護海洋盡一份心力。讓我們從一個行動改變開始,一同友善動物,好好愛牠。
【滿足你想看見的背後,牠遭遇了什麼?——換個角度為動物思考】 文:Mandy Lu / 圖:Chiafang Tsai
展演動物
2024.08.10
【滿足你想看見的背後,牠遭遇了什麼?——換個角度為動物思考】
台灣是亞熱帶環境,近幾年夏季更是遇到高溫。有些動物很可愛很療癒,人類都想看見其真面目與牠們互動,使動物們來到非原生地,而這樣的環境影響下動物也並非能展現最自然的樣貌,這樣真的有療癒人心嗎?2024年6月有民眾去小琉球私人休閒館發現動物受到天氣過熱影響體力不佳,於是拍下影片在臉書社團發文:「外頭溫度33度以上,小琉球長年高溫適合飼養綿羊嗎?園區內的鸚鵡、綿羊因為炎熱而明顯活力下降,鸚鵡翅膀下垂,綿羊低頭喘氣,希望大家關注室外動物不當飼養的問題。」瓦萊黑鼻羊原產自瑞士瓦萊州,耐寒但對高溫適應能力差,不只被迫須經常剪毛,更會因高溫感到不舒服。而同樣在6月發生動物死亡憾事:馬來貘「英雄」因為運輸過程熱緊迫而死亡。日本橫濱動物園的2歲馬來貘「英雄」(ひでお,Hideo)原先要來台北動物園交流,不料在搭飛機來台灣的過程中不幸死亡。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團隊與台大病理專家解剖後,發現為熱緊迫引起的全身循環衰竭、凝血功能障礙與肺水腫死亡,體溫核心溫度高達41度。熱衰竭與熱緊迫並不相同,後者主要是因為動物本身緊張導致核心溫度升高,動物或人類受外界情境影響,可能會造成「核心溫度」升高,若動物持續處在這種條件下,「是很糟糕的一件事」。這跟哪個季節運送並不等於有絕對關係,而是要看當下的環境、運送過程的調控。事件發生後引起大家廣為討論,心疼這些動物處境,牠們是動保法裡所定義的展演動物,即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出入之場用以展示、表演或與人互動,現行法規有「動物展演管理辦法」與「動物運送管理辦法」,對於動物所處環境與照顧,或是運輸過程的各種情況能獲得保障。而大家眼中療癒可愛的動物之所以有如此遭遇,最根本的原因來自於「想要看見牠們,跟牠們互動的『人為需求』」。動物的療癒可愛是牠們天生禮物,而非為人類服務。即使人們開始重視動物被對待的處境:是否符合動物需求、是否符合動物福利、是否能夠提供動物好的照顧,這是好的思維轉換,代表越來越多人重視動物們同為地球上的生命,需要同等地被尊重對待。但橫濱馬來貘運輸抵台死亡的事件又告訴我們即使給予動物好的待遇考量,也會有料想不到的意外。若動物遭受了不當待遇,原屬環境已經不適合動物們生活,那麼轉移動物是必要的方法。如果原屬環境能夠提供動物自然發展天性,能夠給予動物好的照顧,卻由於人類基於教育或是療癒需求考量才進行轉移動物,那麼牠們在進行展示、表演或與人互動過程中遭受到的對待,真的是應得的嗎?同理動物的處境,轉換人類本位思考往往很難。但當我們意識到時,就能更加朝向為動物與人類共處的未來。我們可以做些什麼?監督所有照顧動物的機構,減少去觀看動物展演的設施,持續關注展演動物議題,並且分享給身邊的親友。不論是支持、關注、推廣等等,思維想法的改變與具體行動落實,都能夠讓這個世界更美好。讓我們從思維改變開始,一同友善動物,好好愛牠。
【 海洋精靈需要幫助——拒絕捕撈海洋哺乳類 】 文:Mandy Lu / 圖:Chiafang Tsai
海洋資源
2024.08.10
【 海洋精靈需要幫助——拒絕捕撈海洋哺乳類 】
鯨豚常常被譽為海之精靈,象徵幸運,是帶有強大、溫柔、聰慧的海洋哺乳類,也帶來神秘感,曾有人形容牠們就像是來自另一個時空的生靈。世界上時常可見大家對於鯨豚的喜歡,而現今觀念改變,動物保護意識抬頭,諸多國家開始重視海洋永續與動物保育議題,然而目前仍有商業捕鯨的國家有挪威、冰島與日本。原本冰島於2022年宣布2024年起將停止商業捕鯨,但今年4月新上任的《食品、漁業和農業部》部長卻核准冰島唯一一家專門狩獵長須鯨的捕鯨公司《Hvalur hf.》今年捕獵鯨魚的許可證更新,儘管僅在2024年的狩獵季有效,卻等同重啟商業捕鯨。在今年6月,日本政府提出從7月起將長須鯨列為商業捕鯨的對象,又再度讓日本捕撈鯨魚之惡行浮現。過去由於人類的濫捕,使得鯨魚數量大幅下降,所有鯨目物種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簡稱華盛頓公約)附錄I,屬有滅絕風險,需要被好好保護的動物,儘管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已經禁止各種形式的商業捕鯨,但由於不具有正式的法律規範約束,以致於少數國家不計形象也要捕鯨。其實鯨魚並無人類須食用的必要性,且這些哺乳海洋生物能夠幫助地球穩定,緩解氣候危機,不論生活或是死亡都對於生態大有助益,捕鯨是對動物殘忍的虐殺,不論從動物保護或是環境永續角度來看,只要是文明國家都應立即中止。即使有些國家傷害鯨豚,但也有人努力修補串聯成保護網鯨豚是世界重要資產,生存卻面對諸多威脅,即使逃過獵捕,也仍有包括船舶撞擊、漁網纏繞、海洋塑膠廢棄物和噪音等威脅,因此許多地方劃設保護區守護牠們。而在今年3月,紐西蘭毛利國王與波西尼亞多位原住民領袖簽署一項條約,給予這些海洋精靈鯨魚「人格」,申請「法人」資格,當牠們是法人,就可以賦予牠們某些權利,例如傷害鯨魚或給牠們帶來危害,就要有補償措施,成了世界創舉。保育人士相信此舉將給政府帶來壓力,能給予這種大型海洋哺乳動物更多的法律上的保護。牠們同為地球上的生命,值得同等地被尊重對待而我們可以做到什麼?國外連署平台正發起「阻止日本獵捕長須鯨」(https://www.thepetitionsite.com/674/346/683/),響應人數已超過6萬人,你可以加入連署,讓日本政府明白,捕鯨文化跟吃狗肉文化一樣都應該立即停止。我們也應持續關注捕鯨議題,傳遞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每一個願意尊重愛護生命的意念,都能夠成為一個希望之光,然後串聯起來成為守護網。想法的改變、行動的支持、持續的關注都能夠讓政策改變,甚至讓這個世界更美好。讓我們從一個想法改變開始,一同友善動物,好好愛牠。
【生命之海,我們一同守護——海鮮也有4R】 文:Mandy Lu / 圖:Chiafang Tsai
海洋資源
2024.08.10
【生命之海,我們一同守護——海鮮也有4R】
你有發現嗎?海鮮這個詞,強調了「海洋生物」和「新鮮」的概念。人類對於現宰的陸域動物會感到同情;但對於現殺的海洋生物卻往往冷漠以對。市場上看到的完整魚身、日料料理店的生魚片,以及許多釣蝦場、海烤店主打新鮮、現場宰殺,有些店還會以顧客能夠體驗撈魚、挑選螃蟹等作為主打,此類的「表演」被視為理所當然,似乎海洋生物不會感到疼痛,也不再稱牠們為動物;而是統稱為海鮮。認為海鮮不是代表生命,而是「食材」——導致海洋生物被殘酷對待事實上,海鮮中的許多動物,包括魚類和甲殼類,在宰殺過程中經歷極大的痛苦。甲殼類動物如螃蟹、蝦子和龍蝦,以及章魚等皆具有感知能力,能夠感受到痛苦,章魚聰明到可以改變適應環境,快速改變牠們的膚色偽裝自己,以用來捕食或躲避敵人,然而,牠們的生命卻不受台灣現行的動保法規範。動保法第13條明定宰殺脊椎動物時,應以使動物產生最少痛苦之人道方式為之,而牠們因是無脊椎動物,即使被以活煮或活剝的殘忍方式處理,在痛苦中死去的牠們,也無法可保護。不應產生因牠們沒有明顯的疼痛反應,所以可以現宰現殺的錯誤認知。Aquatic Life Institute提出了海鮮4R,希望利用四種概念來改善全球海鮮飲食體系:減少Reduce:減少海鮮中的動物數量,甚至移除某些海洋動物品種。改善Refine:改進漁業環境養殖或捕撈條件的現況。替代Replace:在飲食方面盡可能以植物性或是其他替代海鮮產品。拒絕Reject:拒絕將更多不同類型的海洋動物引進供應鏈與食用。海鮮4R的概念不僅希望改變供應鏈的購買端(顧客),也期盼改變根源(產業環境)。英國針對《動物福利(感知)法案》修法,擴大保護範圍到有知覺的無脊椎動物,規定任定要烹煮這些動物時,必須先將其擊暈或冷凍,也禁止在動物還活著時將其密封包裝,目前已知類似的法律已經在紐西蘭、挪威和瑞士等國家施行。那麼,台灣呢?我們應該關注這些海洋動物的福利,推動人道屠宰的方法,以減少牠們的痛苦。海洋不應是滿足人類私慾的「冰箱」,而應是孕育生命的搖籃。透過海鮮4R來改變世界:少吃海鮮、尋找替代品、監督漁業與海洋產業、拒絕不當的供應鏈與非必要食用、支持友善海洋動物的倡議行動,我們能夠守護孕育生命起源的美麗大海。讓我們從一個飲食習慣改變開始,一同友善動物,好好愛牠。
【保持距離Don’t touch——尊重動物的牠,如同尊重你我】 文:Mandy Lu / 圖:Chiafang Tsai
海洋資源
2024.08.10
【保持距離Don’t touch——尊重動物的牠,如同尊重你我】
水下潛水越來越盛行,能夠近距離看見、瞭解海洋生物,美麗景象不再僅是留在想像與相片之中;但人類與生物間的距離認知似乎也跟著海水波光折射產生了偏離。2023年小琉球潛水遊客觸摸海龜觸法罰款拘役、2024年有民眾海外旅遊觸摸鯨豚,回歸到最基本的尊重問題:如果我們碰觸他人身體之前,也會事先 徵求對方同意,那為什麼對待動物就無所謂?因為見到牠很喜歡,因為覺得牠很特別等等,都是以人類「我」為出發點,從沒想過動物有沒有選擇權利,對牠們會不會產生什麼影響——主觀認定任意觸碰動物並沒有什麼問題。我們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也應同理在牠的身上如果人類因為好奇去觸碰海洋生物,可能會害原本生物遭到細菌感染;也會使個體感到驚嚇緊張、逃離甚至引起反抗造成死傷都有可能,原本海洋生物 群體改變自然行為、被迫遷徙離開海域、影響當地海洋生態等事情發生。就連人類突然被他人觸碰都會感到驚訝與不適,更何況不是所有生物都是 親近人類,即使海洋生物主動靠近,也要記得「不碰觸、不餵食、不驚擾」, 因為人類以為的親近可能只是牠們自然表現行為,因此情不自禁觸碰可能反而 導致傷害。你認為的動物喜歡,自然也變得不自然了與鯨鯊共游的潛在問題:觀光模式變成鯨鯊繁殖週期與遷徙產生負面影響 、鯨鯊進食行為的改變不再是自然進食而是被餵養改變、養成了刻板印象造成 鯨鯊主動靠近船隻結果受傷的事情發生、人工餵食的食物營養成分單一化或是 劣質品質、遊客是否被正確教導與野生動物相處......如何讓生態旅遊對野生鯨 鯊產生最小影響,尚有賴法規的完善與人類的自律規範。觀光與自然的天平一旦失衡,原本海洋生物能透過自然環境的磨練,藉由傳承和遷徙累積求生能力,以及與群體互動而得的知識和經驗的過程,便可能因人為介入而被阻斷。被馴養和調教的海洋生物,未來面臨困難時,牠們還能夠適應嗎?生態的殘酷與美麗應由大自然海洋環境進行教育和傳遞,而非人為塑造。我們可以選擇更友善的方式:不刻意接觸、保持距離欣賞、選擇傳遞正確知識與行前教育的教練、船家。我們每一次的消費,都是在選擇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如何發展。世界很美,有各式各樣的樣貌,自然不一定完全符合人類所想所祈願。可能參加觀賞鯨豚不一定能看到特定族群、共游也不一定真如人魚般的幻想被海洋生物包圍親近;但這樣才是自然真實,不是嗎?如果你真心熱愛動物,那應該同樣包容一切的發生。我們同為地球上的生命,有著各自的性格、喜好與認知,尊重牠們,如同尊重我們自己一樣。讓我們從一個改變開始,一同友善動物,好好愛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