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時間篩選
動物資訊

【2025.7.17聯合新聞稿】抗議野柳海洋世界 再度違法繁殖小海豚
抗議野柳海洋世界 再度違法繁殖小海豚
持續製造生命的囚禁與痛苦
動保團體要求海委會嚴懲累犯 妥善安置園內海豚
今日(7月17日),多個動保團體聯合前往新北野柳海洋世界,抗議該館再度在未獲核准下私自違法繁殖小海豚,並隱匿幼豚出生事實。根據統計,野柳海洋世界過去十年共繁殖六隻小海豚,其中三隻幼豚夭折,平均年齡都不到1歲,早夭率高達50%。動保團體指出,此舉不僅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更嚴重阻礙國內鯨豚展演退場轉型,以跟上國際保育的進程。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指出:2024年1月,海保署召集專家學者、動保團體與業者,首次研議禁止海洋保育類動物展演。與會動保團體一致指出,國際科學共識已明確認定鯨豚不適合圈養,呼籲我國應終止圈養並啟動退場機制。海保署及與會學者亦表認同,惟考量國內僅剩的野柳與遠雄兩園區,海豚個體多已圈養多年,部分亦為人工繁殖,野放條件需個別審慎評估。因此決議成立由專家學者、動保組織組成的輔導小組,以協助業者停止娛樂性質之展演、改善園區內的動物福利。會議以全台僅存的14隻海豚為規劃基礎,希望在維護動物福利及業者權益下,逐年完成退場轉型。不料野柳海洋世界竟持續私下繁殖,過去一年小組共召開5次會議、2次現勘,但在2025年6月再次前往野柳現勘時,動團代表才發現現場竟有10隻海豚,與官方公布的9隻數據不符。經追問海保署才坦承新生小海豚於2024年7月出生,新北市動保處亦證實當年度查核時即已知情,但政府與業者竟完全隱匿沒有對外揭露! 動團抗議此舉已嚴重破壞輔導機制的信任基礎。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指出:野柳海洋世界是違法累犯,業者在2015年就曾在未申請繁殖、未經許可下,非法繁殖出3隻新生幼豚,卻只遭新北市政府開罰每隻5萬元罰金 ,其中1隻新生幼豚不到一個月即早夭離世。2021~2022年野柳再次申請繁殖計畫,再度繁殖出兩隻幼豚,其中一隻出生沒多久即死亡,另一隻也在一年多後死亡。而2024年7月被非法繁殖出的幼體,海保署依《野保法》第51條開出不符合比例原則、不痛不癢的最低罰鍰1萬元,且沒有針對海豚進行沒入的行政措施,不良業者卻仍不服裁罰還提出行政救濟訴願,令人憤怒。目前野柳將3隻海豚(含新幼體)養在展區後方一個約莫只容三台巴士的極小水池裡,已約1年的時間,惡劣的飼養環境極度危害動物福利!
長年投入鯨豚研究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蔡偉立及亞洲善待動物組織倡議專員林婷憶指出:依《野生動物保育法》,業者若要繁殖保育類野生動物,須以「教育或學術研究」為目的並提出計畫。然而這些計畫是否具備實質的研究價值,非常值得檢視。
就本次野柳海洋世界再度違法繁殖小海豚,海保署於6月23日向動團說明,稱其目的有包含科學學術研究。然而回顧野柳2022年發表的研究內容,僅為母子海豚聲音頻譜的紀錄性資料,這些不僅早已在野外研究中被廣泛紀錄及發現,野柳受限於人工飼養環境,所有研究難以觀察鯨豚自然天性及行為,對野外保育幾無助益,這樣的研究對保育、動物福利及科學研究毫無貢獻價值。而野柳海洋世界口口聲聲稱其進行保育,但其實與野生族群的保育毫無關聯。
全球僅約5%的鯨豚研究在圈養設施中進行,且大多聚焦於飼養管理與健康監測。而隨著科技進步,目前已有多種非侵入性方式可用於野外鯨豚研究,例如水下聲學、無人機與衛星標示等,讓圈養、繁殖鯨豚以進行研究的必要性不再成立。可以說:以「研究」之名繁殖海豚,既無科學意義,更無保育正當性。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執行長潘定澤指出,「研究」不應成為圈養繁殖的萬用藉口。世界動物保護組織曾揭露,中國多間海洋館以研究為名實施娛樂訓練,台灣若不公開審查與監督程序,恐重蹈覆轍,讓研究成為偷渡展演的幌子。
根據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研究,民眾多從博物館、影視與課外書獲得動物知識,動物表演若扭曲事實,將誤導整個世代。加拿大學者也發現,兒童觀看展演後更易將動物視為工具,混淆圈養與自然行為,嚴重偏離生態教育初衷。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街頭調查亦顯示,76%的家長認為海洋動物表演偏重娛樂,僅5%會以此作為教育工具。公眾早已認清,展演無助教育,只是披著教育外衣對動物的剝削。
關懷生命協會副執行長周瑾珊表示,野柳海洋世界圈養空間狹小,嚴重限制海豚社交、覓食與自然行為的表現。讓聰明且具情感的小海豚長期生活在人為操控環境,是一種剝奪與虐待。野柳早夭率高達50%,遠高於野外不到15%的自然死亡率,反映出繁殖計畫既無科學正當性,也缺乏最基本的動物福利保障。她呼籲主管機關,未來若要核准以「教育或研究」為名的繁殖申請,必須具備明確的社會公益性與真正的科學價值。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補充,國際上已有多國明令禁止或嚴格限制圈養鯨豚,包括瑞士、加拿大、印度與英國等,因研究已證實圈養環境難以滿足其天生生理與心理需求。而遠雄海洋世界亦宣布停止繁殖海豚。野柳十年間繁殖6隻海豚,3隻早夭,更證明其環境不適合新生個體存活,已無條件延續圈養繁殖行為。
好好愛牠創辦人蔡雅芬最後指出:我們為這些長年被業者囚禁的海豚感到悲傷,有幾隻個體從野外捕捉後已經被關在狹小的水池裡37年的時間,更諷刺的是,牠們的家就在野柳後方的美麗大海,但卻永遠回不去屬於牠們的棲地。野外的海豚可以每日游動上百公里、潛到500公尺深覓食,但因為業者的私心,殘忍的判了牠們無期徒刑,這些海豚每日只能在3公尺深的小水池內,重複的繞圈,直到死亡。

今日抗議行動中,現場展示了被鐵鍊綑綁的充氣海豚與3具海豚棺木模型,象徵野柳海洋世界對鯨豚的虐待剝削,以及是不折不扣的鯨豚墳場。動保組織聯合要求:
1. 野柳海洋世界應公開承諾停止繁殖海豚。
2. 海保署與新北市政府應落實會議共識,不再核准任何繁殖計畫,逐步讓國內鯨豚圈養展演退場轉型。
3. 針對目前野柳的鯨豚,盡速要求業者改善圈養環境,若無法改善應即沒入,評估並著手規劃台灣四周海域任何可能作為中繼飼養的空間,並積極謹慎評估野放的可能性。
4. 教育機構應停止將野柳列為海洋教育場所。
5. 呼籲旅行社與票務平台(如五福旅遊、Klook、Agoda等)下架野柳海洋世界相關行程與門票。
6. 呼籲社會大眾不再觀賞海豚表演,以保護鯨豚。

動保組織聯合發聲: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好好愛牠協會、關懷生命協會、亞洲善待動物組織PETA、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KiTA台灣友善動物協會

【活體不是商品——而是該被善待的生命】
炎炎夏季到來,連人類都難以忍受的高溫日曬,即使是在路上、車內都可能會有中暑的疑慮,更不要說動物運輸車了,那些裸露在外的不但最終迎來死亡命運,在這路程中甚至可以說是酷刑。
關於豬隻跳車在網路社群媒體成了常態新聞,甚至可以說是國道每幾個月都會出現的事故意外。不光是動物可能逃脫摔落的問題,動物們幾乎狹窄毫無遮蔽的遭受風吹日曬雨淋、飽受折磨。
關於豬隻跳車在網路社群媒體成了常態新聞,甚至可以說是國道每幾個月都會出現的事故意外。不光是動物可能逃脫摔落的問題,動物們幾乎狹窄毫無遮蔽的遭受風吹日曬雨淋、飽受折磨。
你是否曾經看過這些運送畫面或是豬隻掉落新聞,牠們是即將被送上人類餐桌的經濟動物,但待遇卻有如罪大惡極的囚犯。
早在2024年8月動保團體就針對這樣議題,提出建議與改善。在整個產業鏈中問題根本在於「活體拍賣」—南豬北運—的形式(只為了現宰溫體肉),使豬隻長途運輸及驅趕的痛苦與死亡風險大幅增加,好好愛牠團體與多個動保團體站出來於6月底一起為動物發聲。
活體家禽家畜的運送安全只是一個問題節點,我們可以從根源一同反思、了解、監督,進而改變整個產業,讓那些動物能夠被善待。
荷蘭早在2016年針對國內的經際動物,提出了「全國極端氣溫運輸方案」,不論是在定點或是移動動物都不需要因此遭受殘忍的待遇,例如高溫環境不論路途長短一律禁止運輸動物;每隻動物可活動空間視需求增加一到兩成⋯⋯等。事實上台灣也有相關〈動物運送管理辦法〉,而台灣夏季多高溫潮濕,還有許多可以完善的部分。
我們會顧慮同伴動物是否會在炎熱氣候不適;同樣的經濟動物不應因為牠們即將面臨死亡就忽略了當下的痛苦與處境。在真實日常生活裡,牠們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更應該正視動物的處境。
因為牠們都是活生生的存在,而非被人類認定的活體商品。
從關懷動物處境開始改變,一同友善動物,讓我們好好愛牠。
我們會顧慮同伴動物是否會在炎熱氣候不適;同樣的經濟動物不應因為牠們即將面臨死亡就忽略了當下的痛苦與處境。在真實日常生活裡,牠們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更應該正視動物的處境。
因為牠們都是活生生的存在,而非被人類認定的活體商品。
從關懷動物處境開始改變,一同友善動物,讓我們好好愛牠。

殘忍的「活體拍賣」,該被時代淘汰
在台灣,每年有600-700萬隻豬被屠宰。台灣現存豬隻活體拍賣交易制度,對豬極盡殘忍虐待。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多個民間組織今日前往農業部抗議,公布去年9月到今年 3 月在全台 11 個縣市、13 個肉品市場調查拍攝的最新影像。揭露台灣萬隻豬在被屠宰場前,被迫經歷暴力電擊、鞭打、鐵釘刺印、活勾上顎或拖拉肛門...等慘無人道的虐待折磨,這一切,只是為了讓肉商「用眼睛看豬走路」來決定價格。
6月30日上午,好好愛牠與多個動保團體一起站出來,到農業部表達訴求,要求農業部重視落後、野蠻活拍制度背後的嚴重虐待動物問題,儘速提出轉型「屠體評級」交易的政策期程,讓台灣豬肉產銷跟上國際現代化。
活體拍賣的豬隻,飽受折磨:被電擊棒驅趕、肛門被鐵器刺入、用鐵鍊單腳吊起秤重、嘴巴被鐵鉤勾住拖行,還有長途運輸沒有遮蔽與禁食之苦,養豬協會理事長說,豬到最後還是會上到餐桌,活體拍賣和屠體評級兩者並沒有差別,還說動團公布的只是少數個案。
但正是因為豬到最後還是會上到餐桌,才更應該有同理心,讓牠們以最少痛苦,走完最後一程,吃豬肉,不該建立在動物的恐懼與痛苦上!
如果你仍愛吃豬肉,你可以參與改變,加入由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發起的 #連署,要求政府廢除「豬隻活體拍賣」 https://www.east.org.tw/action/869615
如果吃肉對你來說可有可無,現在就增加蔬食的頻率,減碳也減少動物犧牲
或者餐餐無肉,自在無負擔 🙂
6月30日上午,好好愛牠與多個動保團體一起站出來,到農業部表達訴求,要求農業部重視落後、野蠻活拍制度背後的嚴重虐待動物問題,儘速提出轉型「屠體評級」交易的政策期程,讓台灣豬肉產銷跟上國際現代化。
活體拍賣的豬隻,飽受折磨:被電擊棒驅趕、肛門被鐵器刺入、用鐵鍊單腳吊起秤重、嘴巴被鐵鉤勾住拖行,還有長途運輸沒有遮蔽與禁食之苦,養豬協會理事長說,豬到最後還是會上到餐桌,活體拍賣和屠體評級兩者並沒有差別,還說動團公布的只是少數個案。
但正是因為豬到最後還是會上到餐桌,才更應該有同理心,讓牠們以最少痛苦,走完最後一程,吃豬肉,不該建立在動物的恐懼與痛苦上!
如果你仍愛吃豬肉,你可以參與改變,加入由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發起的 #連署,要求政府廢除「豬隻活體拍賣」 https://www.east.org.tw/action/869615
如果吃肉對你來說可有可無,現在就增加蔬食的頻率,減碳也減少動物犧牲
或者餐餐無肉,自在無負擔 🙂
動保團體指出台灣豬隻活體拍賣交易制度,應轉型屠體評級交易的四大理由:
一、豬隻活體拍賣制度嚴重殘虐動物,違反動物保護法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的動物福利規範,農業部應正視並積極調查裁處!
豬隻活體拍賣的流程與設計,逼迫豬必須一隻隻進入狹窄的拍賣通道「走秀」,以供肉商觀察體態競價。豬在拍賣通道閘門的控制下被迫忽走忽停,常因驚恐不敢往前,就遭工作人員用電擊棒、棍棒鞭打、甚至戳刺肛門,逼迫前進。而當豬被電擊、棒打奮力往前衝時,又會被下一道忽然落下的閘門擋住,導致莫名撞上閘門。整個拍賣過程造成許多豬因緊迫驚恐癱坐地上,或在濕滑的走道上打滑跌跤,就又遭到更強烈的電擊、暴力棒打,每隻豬在拍賣後幾乎都傷痕累累。
台灣豬隻活體拍賣的流程與設計,逼迫豬必須一隻隻進入狹窄的拍賣通道「走秀」,以供肉商觀察體態競價。豬在拍賣通道閘門的控制下被迫忽走忽停,常因驚恐不敢往前,就遭工作人員用電擊棒、棍棒鞭打、甚至戳刺肛門,逼迫前進。
全台幾個拍賣數量較高的縣市肉品市場,如新北、雲林、南投、桃園、彰化,都有許多豬因拍賣緊迫癱倒無法行走。從研究會公布的調查影像可見,宜蘭肉品市場將緊迫無法站立行走的豬,以鐵鍊單腳吊起來秤重,再用鐵鉤勾住豬的上顎拖回拍賣場,對動物的殘暴虐待令人髮指。而新北市拍賣數量為全國之冠,每天約 5 個小時的拍賣過程,至少有 25~30 隻豬因過度緊迫癱倒無法行走,被趕到濕滑的走道外後,又再次遭受滑倒或劈腿的二度傷害,最後動彈不得後又被暴力拖拉。本會調查人員在現場觀察到,許多緊迫豬被不斷踹踢,工作人員用鐵鉤勾起豬的嘴部、肛門,把豬拖上車斗載走,現場哀嚎聲不斷。
動保法第 6 條規定「任何人不得騷擾、虐待或傷害動物」,第 10 條更規定對動物不得有的行為包括:「於運輸、拍賣、繫留等過程中,使用暴力、不當電擊等方式驅趕動物,或以刀具等具傷害性方式標記。」本會調查影像顯示:肉品市場工作人員用棍棒、電擊棒暴力驅趕豬隻,甚至不斷戳刺豬隻肛門導致受傷流血,或將緊迫豬單腿吊起秤重,用嘴套或鐵鉤刺穿豬隻上顎或嘴巴拖拉等,都已違反動保法第 6、10 條規定,依據動物傷亡嚴重程度應依據第 25、30、30-1 條規定裁罰,本會要求農業部積極調查裁處,不應再漠視。
台灣豬隻活體拍賣的流程與設計,逼迫豬必須一隻隻進入狹窄的拍賣通道「走秀」,以供肉商觀察體態競價。豬在拍賣通道閘門的控制下被迫忽走忽停,常因驚恐不敢往前,就遭工作人員用電擊棒、棍棒鞭打、甚至戳刺肛門,逼迫前進。
全台幾個拍賣數量較高的縣市肉品市場,如新北、雲林、南投、桃園、彰化,都有許多豬因拍賣緊迫癱倒無法行走。從研究會公布的調查影像可見,宜蘭肉品市場將緊迫無法站立行走的豬,以鐵鍊單腳吊起來秤重,再用鐵鉤勾住豬的上顎拖回拍賣場,對動物的殘暴虐待令人髮指。而新北市拍賣數量為全國之冠,每天約 5 個小時的拍賣過程,至少有 25~30 隻豬因過度緊迫癱倒無法行走,被趕到濕滑的走道外後,又再次遭受滑倒或劈腿的二度傷害,最後動彈不得後又被暴力拖拉。本會調查人員在現場觀察到,許多緊迫豬被不斷踹踢,工作人員用鐵鉤勾起豬的嘴部、肛門,把豬拖上車斗載走,現場哀嚎聲不斷。
動保法第 6 條規定「任何人不得騷擾、虐待或傷害動物」,第 10 條更規定對動物不得有的行為包括:「於運輸、拍賣、繫留等過程中,使用暴力、不當電擊等方式驅趕動物,或以刀具等具傷害性方式標記。」本會調查影像顯示:肉品市場工作人員用棍棒、電擊棒暴力驅趕豬隻,甚至不斷戳刺豬隻肛門導致受傷流血,或將緊迫豬單腿吊起秤重,用嘴套或鐵鉤刺穿豬隻上顎或嘴巴拖拉等,都已違反動保法第 6、10 條規定,依據動物傷亡嚴重程度應依據第 25、30、30-1 條規定裁罰,本會要求農業部積極調查裁處,不應再漠視。
二、活體拍賣制度增加豬隻長途運輸及驅趕的痛苦與死亡風險
活體拍賣制度須將豬隻從中南部牧場運送到北部甚至宜花東。以養豬大縣雲林為例,豬隻運到北部拍賣距離達 230 公里。且根據 113 年肉品市場統計年報,有 36% 被拍賣後的豬隻,不會在該市場屠宰 ,而是再轉送到其他屠宰場屠宰,導致豬必須承受多次運輸,事故風險也增加。
開放式的運豬車因缺乏遮蔽,僅以縱橫欄杆區隔,在冬季寒冷、夏日酷暑,許多豬因此中暑、骨折、嘔吐、緊迫死亡。根據農業部運輸保險理賠統計,估計每年有近萬隻豬在運輸過程中死亡。
由於豬隻被運輸前需禁食以避免嘔吐,車程長者會導致豬隻長達 24 小時無法進食。開放式的運豬車因缺乏遮蔽,僅以縱橫欄杆區隔,在冬季寒冷、夏日酷暑中,許多豬因此中暑、骨折、嘔吐、緊迫死亡。根據農業部運輸保險理賠統計,估計每年有近萬隻豬在運輸過程中死亡[2]。
根據農業部統計,每年有近萬隻豬在運輸過程中死亡,至於在拍賣場內的緊迫死亡數量,則是黑數沒有統計。
開放式的運豬車因缺乏遮蔽,僅以縱橫欄杆區隔,在冬季寒冷、夏日酷暑,許多豬因此中暑、骨折、嘔吐、緊迫死亡。根據農業部運輸保險理賠統計,估計每年有近萬隻豬在運輸過程中死亡。
由於豬隻被運輸前需禁食以避免嘔吐,車程長者會導致豬隻長達 24 小時無法進食。開放式的運豬車因缺乏遮蔽,僅以縱橫欄杆區隔,在冬季寒冷、夏日酷暑中,許多豬因此中暑、骨折、嘔吐、緊迫死亡。根據農業部運輸保險理賠統計,估計每年有近萬隻豬在運輸過程中死亡[2]。
根據農業部統計,每年有近萬隻豬在運輸過程中死亡,至於在拍賣場內的緊迫死亡數量,則是黑數沒有統計。
三、集中活體拍賣增加疫病傳播風險
各縣市肉品市場匯集來自不同牧場的豬,集中停留的時間可達 12 小時以上,大幅提升動物疫病傳播風險,不利疫病的控制,此外長途與重複運輸更不利防疫。
拍賣結束後豬隻回到繫留欄,等待晚上屠宰,或是被轉送到其他屠宰場屠宰。根據113年肉品市場統計年報,有36% 被拍賣後的豬隻,不會在該市場屠宰,而是再轉送到其他屠宰場屠宰,導致豬必須承受多次運輸,事故風險也增加。
拍賣結束後豬隻回到繫留欄,等待晚上屠宰,或是被轉送到其他屠宰場屠宰。根據113年肉品市場統計年報,有36% 被拍賣後的豬隻,不會在該市場屠宰,而是再轉送到其他屠宰場屠宰,導致豬必須承受多次運輸,事故風險也增加。
四、台灣肉品產銷落後國際,無法現代化
歐美、日韓等國皆已淘汰活體拍賣,改採符合科學、現代化的「屠體評級」制度。豬隻從牧場直送屠宰場屠宰後,屠體經儀器測量脂肪與瘦肉比例、肌肉品質,標準化分級後再定價交易,兼顧動物福利、防疫與肉品品質,更可提升養豬的品質。反觀台灣還在憑肉商以肉眼觀看豬隻走秀來決定價格,既不科學也不客觀。
呼籲中央與各縣市政府首長聯手 終結落後野蠻的肉品生產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指出:全台除台北市、基隆市、新竹市、連江縣、澎湖縣、金門縣、嘉義縣外,全台各縣市都設有公立肉品市場進行肉豬活體拍賣,此制度導致全台肉豬的過度運輸,不僅增加防疫風險更傷害動物福利。而活體拍賣制度對豬造成的殘暴對待,是系統性的問題,必須靠制度改變才能優化。
至於有業者擔心屠體評級制度,豬價會被屠宰場、財團操縱,陳玉敏指出:只要政府建置公開透明的評級與價格平台,讓承銷人根據屠體品質數據交易,反而可以反映豬農飼養管理的用心與技術,提升豬農飼養的國際競爭力。農業部多年來委託學者研究建立台灣豬隻屠體的評級標準,屠體品檢儀器也早已具備,農業部及各縣市政府實在不應再有任何藉口延宕。
動保團體呼籲:吃豬肉,不應殘忍虐待!共同要求農業部:推動豬肉產銷現代化,提出轉型屠體交易政策期程,廢除活體拍賣制度,保障動物福利,提升肉品安全與品質。
共同行動團體: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關懷生命協會、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台灣友善動物協會、台灣永續飲食轉型智庫、好好愛牠協會
呼籲中央與各縣市政府首長聯手 終結落後野蠻的肉品生產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指出:全台除台北市、基隆市、新竹市、連江縣、澎湖縣、金門縣、嘉義縣外,全台各縣市都設有公立肉品市場進行肉豬活體拍賣,此制度導致全台肉豬的過度運輸,不僅增加防疫風險更傷害動物福利。而活體拍賣制度對豬造成的殘暴對待,是系統性的問題,必須靠制度改變才能優化。
至於有業者擔心屠體評級制度,豬價會被屠宰場、財團操縱,陳玉敏指出:只要政府建置公開透明的評級與價格平台,讓承銷人根據屠體品質數據交易,反而可以反映豬農飼養管理的用心與技術,提升豬農飼養的國際競爭力。農業部多年來委託學者研究建立台灣豬隻屠體的評級標準,屠體品檢儀器也早已具備,農業部及各縣市政府實在不應再有任何藉口延宕。
動保團體呼籲:吃豬肉,不應殘忍虐待!共同要求農業部:推動豬肉產銷現代化,提出轉型屠體交易政策期程,廢除活體拍賣制度,保障動物福利,提升肉品安全與品質。
共同行動團體: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關懷生命協會、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台灣友善動物協會、台灣永續飲食轉型智庫、好好愛牠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