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資訊
莫讓企圖掩蓋農場虐待動物行為的加拿大《Bill C-275》法案通過
加拿大政府擬頒布一項動物健康法修正法案《Bill C-275》,對於沒有事先申請就進入農場、飼養動物的建築物或其他封閉場所的人視為犯罪行為,理由是這些人可能會造成動物因接觸疾病因子或有毒物質而遭受污染,危及動物的生命安全。這項法案將在11月22日的議會上進行辯論,之後將進行為期兩週的投票。
 
如果這項法案通過,未來在加拿大境內,只要沒有經過允許就進到農場,或者狗繁殖場拍攝動物被不人道對待的攝影師,調查養殖業者不法行為的動保人士與媒體工作者,都將會面臨刑法的審判,處以最高10萬加幣,相當於台幣231萬元的罰鍰,還會因此坐牢,更將使得原本就不夠公開透明的動物飼養中的不肖業者可以肆無忌憚的進行不人道的動物虐待,也將更無從得知工廠化農場關閉後如何對待數百萬動物。
 

這是一項非常不合理的法案,加拿大下議院農業委員會此舉等於企圖掩蓋農場虐待動物的行為,並威脅要監禁揭露動物痛苦和虐待的動物保護人士。加拿大每年飼養數億隻動物供人類所需,而許多不人道的動物對待,都是透過動保人士或攝影師潛入養殖場所才得以揭露真相,讓大眾了解這些動物虐待是何其殘忍。生命沒有不同,經濟動物的生命值得關注和保護,動保團體如好好愛牠也需要這些圖文資訊來講述他們的故事。

 
你可以這麼做:
1. 將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並且行動。
2. 行動一—請大家共同連署陳情,反對加拿大《Bill C-275》動物健康法修正案,以下連結的居住地可選擇台灣Taiwan,並照內容範本寄出陳情信:
 
3. 行動二—如果你有加拿大籍的朋友,或者你就是加拿大人,請務必聯繫在地的國會議員在11月22日的辯論時表達反對立場,並且在議會投下反對票,這裡可查詢當地的議員聯絡方式:
 
以上的動物福利行動由We Animals Media(WMA,https://weanimalsmedia.org/)所發起,在台灣的好好愛牠也決定響應。WMA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有來自世界各地、為動物福利努力的人士,透過所拍攝的動物影像,揭露各種弱勢動物的處境,述說牠們的故事,因此我們得以看見許多不為人知,無聲卻殘忍的動物虐待,好好愛牠許多動物相片,也是WMA授權使用。如果沒有這些真實的影像,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動物們的一生是怎麼度過。
 
在台灣,主要的豬肉進口國就是加拿大,其他像是牛肉也有從加拿大進口,這項法案也關乎你我知的權利,請大家一起來關注,不要讓這項法案在未來兩週的投票通過,不然,這將損害到幾億隻經濟動物的權利—大眾有權知道牠們是否享有基本動物福利。
查看文章
112年10月台灣每小時的牠們被屠宰的量

【數字的背後—豬其實很聰明】


10月的屠宰量,豬有621,405頭,換算下來每小時宰殺835頭豬。
豬:10月835隻 / 小時
雞:10月41,092隻 / 小時
鴨:10月3,998隻 / 小時
====
豬:9月829隻 / 小時
雞:9月39,642隻 / 小時
鴨:9月3,971隻 / 小時

經濟動物的屠宰,普遍採用電擊致昏的方式,用電流來殺死動物的方式,也稱為電宰。電宰必須控制好電流量、頻率高低、電擊時間和電擊部位等,而且精準執行,如果不能做到使「動物完全昏厥」,都不能算是人道屠宰,而動物被屠宰的過程,有多少比例是在有意識的狀況下被活活放血,痛若而死?
今年1月在香港發生屠宰場工人在電擊豬隻時,遭未完全電暈的豬踢中而跌倒,導致切肉刀割破動脈,送醫後宣告不治。
比起如何把豬肉烹調得美味,我們鮮少關心一隻豬的生命自始而終,是如何從養豬場、拍賣市場屠宰場、加工廠,最後到生鮮賣場或傳統肉攤。然而,追求美味的同時,我們吃下健康了嗎?

農業部統計,台灣2022年每人平均肉類攝取量達87.5公斤,首度超越穀類攝取量87.4公斤,成了「主食」,每人平均吃肉量,較上一年度增加3.38公斤,營養師建議,每人每天肉類攝取最適當的量只需半個手掌心,吃太多將對健康帶來負擔。

你知道嗎?豬其實很聰明,如果牠有機會活下來。曾有研究指出,豬懂得溝通,具有長期記憶,能夠學習並理解簡易的符號語言,牠們比狗有更強的解決問題能力,而狗則會尋求人類的幫助。

我們曾介紹過一隻會畫畫的豬pigcasso,牠在送屠宰之前被救了出來,也開啟牠的繪畫之路。
https://sala.org.tw/blog/97
蔬食是我們可以做的選擇,減少動物被屠宰的數量,更是名符其實的動物友善。

查看文章
一個心念喚起一個改變——認養實驗動物
好好愛牠決定推動實驗動物認養,是來自一則新聞的啟發。

公共電視曾報導過波蘭一個非營利組織在3年間認養並媒合2,500隻實驗鼠,為牠們找到寄養家庭,這些實驗鼠多被用作行為觀察、心理學實驗或是當成控制組樣本。

在台灣,2021年的實驗動物數量有567萬隻,若扣掉胚胎(雞胚、鴨胚、魚胚)數量,被實驗的活體動物有119萬隻,包含嚙齒類、魚類、雞、兔、豬、兩棲類、鴨、鵝、禽類、爬蟲類、羊、牛、雪貂、其他哺乳類、犬、貓、猿猴、馬、鹿。到實驗結束存活下來的動物不到7%,其中不乏健康無病的動物,若沒有進一步的安置或轉讓,就只能被安樂死。協會成立後,也想建立實驗動物媒合的平台,我們希望多一點動物被拯救,我們嘗試聯繫國內主要動物實驗中心,共計有18所大學或醫院的研究單位,扣除沒有回應的5所,無認養程序的2所,要再評估的有1所,共計10所單位均有善意回應,表示有適合的案件會主動聯繫,並在111年2月,完成了2隻實驗兔的認養,至此一直未收到領養的消息,直到11月8日才等到另兩隻待領養大白兔的通知,也幸運的在11月13日順利完成送養。
兩隻順利送養成功的大白兔


有些中心表示他們常年有自己的認養管道,有的則是該單位以老鼠為實驗對象,沒有適合的案件,主要原因是被實驗的老鼠存活率只有2年,不適合領養。認養實驗動物不是新聞,但大多以狗為主,大家會為實驗犬請命,把即將被安樂死的實驗犬救出,並且順利找到認養家庭,這的確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是,我們也想為更多實驗動物請命,在還無法全面廢止動物實驗前,將實驗動物的認養視為好好愛牠協會主要任務之一。

我們知道有少部分研究人員會偷偷把實驗後的鼠兔帶出中心,私下找認養管道,但我們認為,透過公益團體的媒合能確保被認養的動物在實驗後沒有健康、傳染或輻射的疑慮,可以省去不必要的擔憂。認養實驗動物服務推動至今,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即使用學校單位願意認養動物,也等不到通知。或許你會說,沒有案件不就代表實驗動物數量變少嗎?其實不然,我們能取得的動物實驗資訊的管道有限,只能從每年出版的《實驗動物人道管理年報》查找數據,無從得知存活下來的動物去向。

再者,換個角度想:實驗過後還能符合認養資格的動物,少之又少。


有鑑於此,我們希望藉由實驗動物認養的服務,推廣「一件好事愛動物」,向大眾宣導針對實驗動物的友善行動,可以選擇無動物實驗的日常用品如清潔用品或美粧品等,因為我們相信一個心念,喚起一個改變,聚集小我的改變越多,能促使廠商朝無動物實驗的商品開發方向前進。

參考資料:
1. 黃韻玲編譯(2020年1月13日)。波蘭團體搶救實驗鼠 3年領養2500隻。公共電視。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62548
2. 110年度實驗動物人道管理年報(2021)。行政院農委會。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