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資訊
【海洋不是許願池——捕撈收穫背後的貪婪影響】
近期漁民在龜山島外海捕撈到俗稱「龍宮貝」的活體「龍宮翁戎螺」,引起大眾關注。除了因為龍宮貝的稀有性與價值引起話題之外,也不少人關注到「過程」是如何獲得的?是否使用了底拖網?
龍宮翁戎螺,俗稱為「龍宮貝」,主要棲息於西太平洋深海,而在台灣多分布於東北角海域。根據海委會海洋保育署資料,龍宮翁戎螺通常生活在大陸棚邊緣的海底斜坡上,棲息深度在50-250公尺。最大疑慮在於,通常貝類是底棲生物會在較深的海底範圍裡,如果要偶然獲得稀有的「貝」,通常得靠一網打盡的底拖網或是漁網全數捕獲上來。
而之前一度造成話題的「大王具足蟲」拉麵,棲息在昏暗無光、水壓大且溫度低的深海中大王具足蟲屬的食腐動物,也一樣是透過底拖網的方式捕撈。

「一網打盡」的影響是大肆破壞了海洋環境,靠海為生的人類是否考慮過尊重海洋?
「底拖網」是一種工業化漁業的重型捕撈工具,是將漁網沉至海底拖行,將魚群驅趕入網裡的捕漁法。而為了要將魚網沉到海底,魚具本身必須有一定的重量,不僅會無差捕撈所有海洋物種,還會因為大面積拖行進而剷平海床、破壞海底棲地。
事實上底拖網撈進數量龐大的魚獲中,還有很多被誤捕的物種,例如海鳥、海龜、貝類,甚至有許多保育類動物被捕的狀況。大部份被誤捕的物種是無差別撈捕下的犧牲者,往往面臨是死亡或是奄奄一息的困境,最後被丟棄回大海。

孕育生命的大海,被當成予取予求的對象,又被當作垃圾回收的棄置處,未曾被善待、重視
「我們的海洋大會」(Our Ocean Conference,OOC)4月宣示2030年前希臘海洋保護區將全面禁止底拖網。而台灣目前還有很遙遠的路需要走。當人類對其他動物與環境趕盡殺絕的同時,何嘗不是讓我們自己所處的世界越來越限縮。或許,有一天,人類也將失去棲息之地。
一個人力量有限,但推廣給更多人知道,就能夠有所改變,我們能夠從現在開始重視海洋議題、成為漁業的監督者、守護更多海洋生物,我們都同樣是地球上一份子。

讓我們從試著開始改變,一同友善動物,好好愛牠。
查看文章
動物友善,誰說了算—動保課程在育林國小

動物友善,誰說了算?

理事長蔡雅芬為課程下了一個標題:「動物友善,誰說了算?」,陳主任為我們做了很好的開場,也請來校長勉勵同學。接著理事長和同學分享什麼是弱勢的動物。一開始同學們舉手搶著回答,大多還是流浪貓狗,理事長拿圖片舉例,豬和流浪貓,誰比較弱勢?在下一頁看到烤豬肉和在家裡睡著正甜的貓,大家就明白了,弱勢動物,是比較而來的。
課程一開始,陳主任介紹好好愛牠


育林國小同學很可愛,發言踴躍。


課程中分享了經濟動物每月的屠宰量,大家才驚覺一個月被屠宰的豬和雞數量十分驚人,不過問到要怎麼幫助減少經濟動物被屠宰的數量時,願意嘗試蔬食的人並不多,我們理解習慣並不容易改變,也讓同學回家想想,肉是否真的有需要吃很多。

同學們很勇於表達,讓我們很感動。


最後讓同學到前面說出今天課程的心得,想要幫助什麼動物。


藉由本次課程,我們也介紹了同學沒聽過的實驗動物及展演動物,雖然相對陌生,但是當看到兔子被實驗的影片,同學還是熱烈討論。我們想要傳達的精神是:生命,沒有不同,動物不只貓狗,發揮同理心,換位思考弱勢動物的處境,進而願意行動幫助牠們。

最後讓同學發表課程心得,說出願意幫助的動物時,有一位男生說想幫助豬,少吃肉,讓我們十分感動,也有人想要登記領養實驗動物。
育林國小的同學真的很有同理心,希望每位小朋友把動保知識帶回家,分享給家人,並且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課程結束後的大合照,育林國小我們下次見喔!


課物友善課程,歡迎點此連結報名
查看文章
【任何生命都有感受——給予牠們愛而非虐待】
2024年法國一項新研究,雞像人類一樣,情緒激動時也會——不管在興奮或害怕——這顯示牠們也具有複雜的情緒。
研究觀察發現,雞的臉部皮膚色澤會隨情緒波動而變化,在慌張、害怕等負面情緒下,臉紅得最明顯;情緒平靜時色澤較淡。研究人員也利用雞的臉色變化觀察牠們與人類相處情況,能夠更精準解讀雞隻情緒,可提供寶貴線索,打造有益於雞隻正面情緒狀態的環境和照料方式。這項研究為了解動物的情緒提供了新的見解,也讓人們更加了解動物福利的評估。

其實動物與人一樣,都有情緒與感受,是有感知的生命

只是過往人類容易處於高角度而忽視到生命並沒有差異。經濟動物也會害怕、也會痛苦,並不能因為視而不見或是忽視,而理所當然的犧牲牠們。
尤其是母雞的待遇,人們慶祝節慶常常大吃大喝,而人類的狂歡往往就是經濟動物付出生命代價。中秋剛過,月餅或是蛋黃酥常被當作送禮祝福,那你知道生產蛋的雞隻們的處境嗎?

母雞與人類一樣,都需給予良好生活。現今大家重視起經濟動物的動物福利與待遇。養雞場改善蛋雞的環境與照料對待,而退休的蛋雞也有許多有機農場嘗試「聘用」。蛋雞不只除蟲,在掘土、吃蟲時,也會食用田間雜草與草籽,降低除草成本;雞隻排遺、羽毛等也留於土中,改善土壤孔隙;友善雞隻同樣也非常療癒,成為人類新的食農教育與互動新生活模式。

尋找人與雞新的共處方式,友善牠們、友善環境,同時也友善我們人類自身

最重要的是雞隻可以依據自己的習性,展現自由行為;而非為了利益被強制關籠、強迫換羽,成為產生商品的「道具」。

生命沒有高低、沒有誰比較誰高尚或是高等,臉紅常被認為「最具人類特徵的表情」——是人類區別其他動物的明顯表徵,但事實上如同研究,臉紅並非人類獨有,動物也會情緒流露,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牠們」跟「我們」一樣都是擁有情感的生命,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重視、溫柔以待。

我們可以嘗試少吃蛋、少吃肉,關於雞蛋的替代品也有非常多的選擇,甚至可以成為吃素好夥伴。如果覺得執行上太過困難,也可以開始轉換思維,改支持友善畜牧。從產業開始改善飼養方式,我們的支持與推廣,就能夠就能改變牠們的際遇。

讓我們「選擇」更友善對待動物的方式,而這些善良選擇能夠成為動物與人和諧共處的希望。

讓我們從試著開始改變,一同友善動物,好好愛牠。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