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時間篩選
依時間篩選
- ALL
- 實驗動物
- 展演動物
- 經濟動物
- 同伴動物
- 海洋資源
- 野生動物
- 議題與行動
- 認識好好愛牠
- 報導交換
- 動物三兩事
熱門標籤
一起拒吃魚翅,保護海洋的永續多樣性! 好好愛牠

海洋資源
2024.08.10
一起拒吃魚翅,保護海洋的永續多樣性!
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積70%,為了保護其生物多樣性與永續性、減少海洋塑膠垃圾,2023年3月,聯合國宣布通過《全球海洋公約》,這是全球超過550萬連署人勝利的一刻!2024年1月帛琉成為全球第一個正式批准《全球海洋公約》的國家,智利則是第二個批准國,共需要 60 個國家批准、120 天後公約即可生效。你知道嗎?每年至少有七千萬至一億隻鯊魚因人類而死亡,2022年關懷生命協會公布調查,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2007-2017台灣鯊魚獲量排全球第7。鯊魚的魚翅價格較高,不法的漁業者會為了帶回更多的魚翅,殘忍的割下2%價值昂貴的魚鰭後,將98%的魚身丟回海裡。當鯊魚缺少了魚翅,將無法游動、呼吸,只能痛苦的死去,這就是違反人道的「割鰭棄身」。漁業者「捕撈保育類鯊魚」或「割鰭棄身」的行為,皆違反漁業法,將有一定的罰則。2016年柯文哲推動台北市市府及學校餐宴禁吃魚翅,沒有購買就不會有販售,購買實而助長了走私,2022年時,海巡署在澎湖查獲約900公斤的魚翅,正準備非法運往中國。留下美麗的海洋給下一代,我們必須立刻行動!讓我們把魚翅從菜單上拿掉,將過時的傳統留在歷史裡。拯救鯊魚,現在就開始:告訴親朋好友捕鯊魚翅的過程是殘忍的。結婚請客時選擇不提供魚翅湯。不要購買魚翅相關產品。如果發現哪裡有「割鰭棄身」的行為,立即撥打漁業署0800-082-594免付費檢舉電話通報,或海巡署118海巡服務專線。吃下魚翅,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吃什麼嗎?「魚翅」的主要成分只有蛋白質及脂肪,是日常食物中非常容易攝取到的營養。反觀鯊魚為海洋生態食物鏈頂端,經由生物放大作用後,將各種海洋生物體內的重金屬和毒素累積到體內,像是魚翅內含高量的神經毒素「甲氨基- 丙氨酸」BMAA ,為了我們的腦部、神經系統健康,應盡力避免攝取。根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紅色名錄顯示,全球已有超過80種鯊魚被列為受威脅物種,佔已知鯊魚物種的 1/3。鯊魚對於海洋保育非常重要,牠會吃下老病的魚類以及魚屍,讓健康的魚種擁有更好的海洋環境。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關於海洋:1. SDG 12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當我們在利用海洋的同時,是否採取了負責任的消費及生產呢?2.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在『永續海鮮指南』中(https://fishdb.sinica.edu.tw/seafoodguide/),鯊魚是保育魚種,已遭過度捕撈,屬於食物鏈高層,數量少、生長緩慢,資源不易恢復。為了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資源,確保生物多樣性及永續發展,一起拯救鯊魚吧!地球上的海洋是連在一起的,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而生命沒有不同。一件好事愛動物,一起拒吃魚翅!日常中的每一個選擇,都可以做到#好好愛牠。探索更多最新資訊香港護鯊會:https://www.hksharkfoundation.org/關懷生命協會-台灣鯊魚與海洋的永續保育:https://www.lca.org.tw/news/node/8216
【留給動物最適當的社交距離——人類與動物之間的距離該如何平衡?】 好好愛牠

野生動物
2024.08.10
【留給動物最適當的社交距離——人類與動物之間的距離該如何平衡?】
今年2024年美國加州白頭海鵰巢位直播吸引了超過萬人的粉絲觀看,而Jackie帶回樹枝放置於Shadow身上的影片更是在網路上頻傳。白頭海鵰是美國國鳥,原本面臨瀕危的危機,在《瀕危物種法》簽署50週年的現今白頭海鵰夫妻驚喜誕下三顆蛋,得以看出保育法案之下孕育新生命的希望。非營利組織大熊谷之友從2018年開始架設攝影機透過Youtube直播(https://www.youtube.com/@FOBBVCAM/featured)的方式讓全球都能看見白頭海鵰繁殖孵育過程,展現最真實的大自然中生態日常。台灣也有類似的自然直播,每年三到六月是北部鳳頭蒼鷹的繁殖季,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與台灣猛禽研究會攜手一起進行育雛監測直播計劃,從2017年開始進行巢位直播,在2020年高達一千萬次的點閱率,最廣為人知的恩萼女王與廣志鷹爸趣味互動更吸引千人關注直播。因應新時代的發展,人們可經由螢幕從遠端關注,以不干擾自然動物的生活發展。除了能夠更加了解生態日常之外,也有人在過程中被療癒,甚至面臨到死亡受傷情況會反思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曾在台灣造成話題的間諜動物系列《動物秘密一籮筐》,是將攝影設備包裝成真實動物的樣貌,近身觀察動物之間的情感表現與互動,人造動物間諜除了能夠融入動物群體之中,也是降低人類對於動物生活的干擾。不一定要實際接觸,我們得以此方法深入了解動物生態。是否能有一個妥善的距離留給動物們自在的空間,和人類友善共處?現今也常常有友善農場在管道平台上放置經濟動物們生活日常影片供人觀賞,讓民眾明白動物們也跟人類一樣,少不了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睡,有喜怒哀樂,即使是人類因經濟目的而飼養或管理的動物,也是一條生命,值得被好好照顧。相較於容易被人看見的展演動物與經濟動物,那麼關於實驗動物的方面呢?民眾往往對於實驗動物一知半解,問題在於資訊上的落差,實驗動物的資訊、牠們如何生活?牠們的環境?牠們的後續照應與對待?野生動物、展演動物或許能吸引大眾目光與關注;但任何動物所展現出的生命韌性都是值得我們去尊重,生命並沒有不同,人類透過各個資源、管道、媒介與方法形式,重新思考人與動物們之間的距離與相處關係。人類會想要好好生活,動物也是,我們同為地球上的一份子。從小小的關注開始,讓我們從一個心念,慢慢改變,一起好好愛牠。
【運動後補充蛋白質,也能好好愛牠】 好好愛牠

經濟動物
2024.08.10
【運動後補充蛋白質,也能好好愛牠】
運動、補充均衡的營養,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好方法。在運動後補充蛋白質,你會選擇什麼食物呢?除了雞胸肉、水煮蛋外,其實有更友善地球的選項,就是色彩繽紛的全食物(Whole Food),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只要用對方式,全植物飲食也能增加肌肉,植物性蛋白質含有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消化排便,讓腸胃更健康。精選植物性蛋白質,運動後就攝取:1. 香蕉:方便取得的香蕉,有豐富的礦物質及碳水化合物,一根150克的香蕉,蛋白質約有2.2克。運動前吃能補充體力,運動後吃幫助增肌。2. 毛豆:每100克的毛豆中有13.8克的蛋白質,超過雞蛋的蛋白質含量12.5克,擁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礦物質,是降血壓及膽固醇的健康食物。3. 燕麥:蛋白質含量約13~15%,加上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礦物質等,能補充身體微量元素以及穩定飯後血糖。4. 黑豆:蛋白質含量將近40%,它的黑來自花青素,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具強大的抗氧化力,幫助我們清除體內的自由基!5.豆皮:每100公克有25.3克的含量,是補充蛋白質的超級食物。6. 藜麥:蛋白質含量為22%,它不含麩質、低GI的特性,很適合用藜麥代替米飯。7. 糙米:每100克的糙米,含有2.4克的蛋白質,並且有豐富的維生素B,有助於促進代謝、提振精神。!注意!請選擇多種不同食物一起補充,像是以豆類加穀物、蔬菜加堅果等組合方式增加必須胺基酸,使身體合成蛋白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關於選擇蔬食:SDG 2 消除飢餓確保糧食安全,促進永續農業發展。SDG 13 氣候行動少肉多蔬食,減碳環保,是幫地球降溫的好方法。經濟動物中屠宰量最高的就是雞,每當見到食物浪費時,都讓人心痛。數據統計公司「World of Statistics」 2023 年最新調查,台灣共有 14 % 的人口(約 320 萬)人吃素,比例高居世界第三,更曾在 2017 年被CNN評選為「十大素食友善城市」,超過 6,000家素食餐廳提供我們多元的選擇,蔬菜種植的碳排放量,是所有食材種類中最低的,每攝取1公斤肉,就增加13公斤的碳排放。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資料,如果全國民眾響應一日蔬食,一天就可減少將近4,300萬公斤碳排放,這相當於減少了4,866輛汽車行駛地球一圈。幫助動物也愛自己,今天一起一件好事愛動物吧!運動後攝取植物性蛋白質,減少不必要的動物犧牲,照顧自己的健康,對地球更友善,也更 #好好愛牠。探索更多最新資訊蔬食健身youtube分享:https://www.youtube.com/@GoVegan紀錄片「茹素的力量」:https://youtu.be/WzfnAKi8Ep4?si=7a-LtEsJif3ZADyH
鯨魚與貓 好好愛牠

議題與行動
2024.08.10
鯨魚與貓
「218 世界鯨魚日(World Whale Day)」還記得我們曾發表過的文章【拒看鯨豚表演,也可以浪漫又堅定】嗎 ?(https://sala.org.tw/blog/168)當時只覺得一部分的韓國影集對於展演動物福利議題的重視十分難得,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不僅帶動民眾關心海洋哺乳類的保育議題 ,也促使南韓政府推出規畫已久的「水族館鯨豚回歸海洋」計畫,讓海豚回歸大海,好萊塢男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亦曾透過號召粉絲連署,成功讓俄羅斯解放鯨魚群。每年二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世界鯨魚日」,試想著我們到大自然中的那種舒暢感,應該就像牠們回到廣闊大海的自在吧!『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之一。牠死亡後會沈入海底,身體儲存了大量的碳,並提供海洋生物長達數十年、甚至百年的食物,回饋養育牠的大自然,維持海洋生態平衡。保護一頭鯨魚,相當於替地球種了數千棵的樹。然而,不是所有的鯨豚都能自在的悠游大海,無論國內或國外旅遊,仍會見到在水族館見到被圈養的鯨豚,讓我們一起向以娛樂為主要目的的水族館說不,一起好好愛牠。「222 猫の日」動物給我們的療癒太值得感謝了~222可愛又好記,日語的讀音為「ninini」,與貓叫聲「ニャン」(nyan)很相近。「猫の日」是為了慶祝貓與人和平共存。如有計畫想增加毛小孩到你生命的朋友,不妨去公立動物之家走走~可以先透過社群媒體觀察有眼緣的動物再行動,或是直接前往,讓工作人員介紹最適合你的毛家人。目前台灣的遊蕩犬數量超過15萬隻,而全台犬收容量僅僅8000隻。如果有機會帶牠回一個永遠的家,許下給毛小孩的承諾:不棄養、不放養,打晶片、要絕育,這將會是你們最美好的相遇,也會是傳達正確生命教育「領養代替購買」的模範喔!能有動物相伴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送貓主子些身心健康的禮物吧,像是一個紙箱抓抓、拍拍貓的屁股來感謝牠的陪伴。貓咪的零元快樂套餐:溫柔地摸摸牠。輕聲的與牠說話。對貓緩慢眨眼傳達「我愛妳」。陪貓玩牠愛的玩具。我們學習著貓的安靜、優雅,學習著陪伴自己,用貓愛的方式,享受與牠的療癒時光。希望因人而起的流浪動物問題,也將終止於人,我們一起共同努力,一起好好愛牠。
【3月3日,留給孩子美麗的地球!】 好好愛牠

野生動物
2024.08.10
【3月3日,留給孩子美麗的地球!】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World Wildlife Day),2013年由聯合國設立,每年制定年度主題,呼籲大家重視、珍惜野生動植物。2024年(#WWD2024)的主題是「連結人類與地球:探索野生動植物保育的數位化」,在一個緊密連結的世界裡,數位化對生態系統及社群的影響非常大。隨著網路的普及,目前全球66%的數位鴻溝正在逐步縮小,但全世界依舊有27億人無法使用網路,在低度開發及內陸國家,平均只有36%的人口可以上網。儘管科技進步提升了野生動植物保護的許多面向,像是研究、通訊、追蹤和DNA分析,但在達到2030全面數位化前,仍然有許多挑戰,像是環境污然、資源落差等必須跨越。聯合國指出,未來50年地球將有四分之一的動植物即將滅絕,目前已有逾8,400種野生動植物處於極度瀕危狀態。全世界都在為了保育野生動植物努力,台灣亦架設了生態廊道(Ecological corridor),設法減少石虎、穿山甲、陸蟹、鳥類等野生動物的路殺悲劇,同時保護駕駛的行車安全。拯救瀕危動物,現在就開始:1. 看到野生動物時,遵守「不接觸、不干擾、不餵食」3不原則。2. 選擇有機、友善環境的農產品。還有更多可以跟著台灣地球日54項綠行動一起來響應,或者與我們分享你的好好愛野生動植物的現在進行式。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關於野生動植物:1. SDG 12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動植物的國際貿易是瀕危物種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停止對野生動物產品的需求!2. SDG 13 氣候行動除了人類破壞了生物多樣性外,氣候變遷也是威脅野生動植物的原因之一。3.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資源,確保生物多樣性及永續發展。4. SDG 15 保護陸地生物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生命,沒有不同。無論是家中的同伴動物、食物裡的經濟動物、大自然裡的野生動植物,都是美好的存在,心懷感謝的珍惜牠們。
【無動商品的日常,其實我們都可以】 好好愛牠

實驗動物
2024.07.07
【無動商品的日常,其實我們都可以】
在市集擺攤時,我們最常分享實驗動物的處境,宣導對牠友善,減少不必要的動物實驗,選擇沒有動物實驗的商品(有人也稱之為「無動商品」),這時民眾常會反問:「怎麼知道商品有沒有做動物實驗?」「買東西的時候要怎麼看?」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從大賣場或超市買回來,有洗臉的、洗澡的、洗頭髮的,還有洗碗的。其實有點像尋寶,因為比起醒目的標語,它藏在瓶身背後小小的字樣或圖案,架上的商品玲瑯滿目,要有點耐心一個個找,而且它可能有以下寫法:-無動物實驗-我們拒絕做動物測試!-Vegan / ..does no test on animals(意思是 純素 / 無動物試驗)-CRUELTY FREE / WITH NO TEARS / NON ANIMAL TESTING PRODUCTS(意思是 零殘忍 / 兔兔不哭 / 沒有做動物實驗的產品)-NO ANIMAL TESTING(意思是不做動物實驗)而且還會配上一隻兔子,讓你安心購買。上網找關鍵字:零殘忍、無動物實驗你就能找到許多無動商品,小編家的洗碗精,便是上網購買的台灣品牌。或者,有以下非營利組織或聯盟所整理的品牌與商品清單:1. Leaping Bunny: 跳躍的兔子,有兔子、上下藍色弧線以及兩顆小星星2. CCF: 一隻無臉兔的側身NOT TESTED ON ANIMALS字樣3. PETA: 兔耳朵是個很大一顆粉紅色愛心4. 兔兔不哭:是由關懷生命協會推動,收錄具有無動物實驗相關認證的品牌,方便大眾查詢及購買。 2022年,台灣有1,158,714隻動物被用來實驗,若加上胚胎(雞胚、鴨胚和魚卵),總數達440萬。115萬隻的動物,實驗完存活率不到3成,存活下來也不全都能有好的安置。一件好事愛動物,邀請朋友響應:-選擇沒有動物實驗的商品-選擇不以動物實驗,而是以人體食用研究取得小綠人標康的健康食品(這是食品功效評估,商品本身已安全無虞,不該犧牲動物!)找無動商品一開始會覺得麻煩,一旦你養成習慣後,你會樂於發掘更多無動商品,有的時候彼此多一點提醒,發揮同理心,就能改變弱勢動物的處境!Hey~ 你今天無動了嗎?初階的動物友善,是一件好事愛動物;進階的動物友善,是一件好事救動物。
【牲命——牠的生命最後一哩路經歷了什麼?】 文:Mandy Lu / 圖:Chiafang Tsai

經濟動物
2024.04.06
【牲命——牠的生命最後一哩路經歷了什麼?】
是否曾經有印象在傳統市場看過雞、鴨、鵝、豬與魚等現場被宰割的畫面?血淋淋的畫面、銳利的刀光以及動物殘骸,都是基於人們對於「新鮮」的執著。農業部於2013年全面推動傳統市場「禁止宰殺販賣活禽」,於是宰殺隱藏到了陰影背後,現場肉塊秤斤論兩的販售,你是否曾經想過其中的處理過程呢?「活禽運輸交易」是針對雞或鵝等從運輸、卸載、繫留、理貨的產業流程。在屠宰前被集體且大量關在貨車上,與高速公路上可見的裝載豬隻有相同的命運,皆是從全台不同的畜牧場、養殖場(多數位於中南部,而交易市場位於北部居多)進行長途運輸。動物們在狹小擁擠的空間、風吹日曬雨淋,斷水斷食壓抑的環境與待遇,都讓牠們產生身體與心理上的壓迫。將這些經濟動物們打上標籤論價——牠們被視為『商品』而非『生命』。以雞或鵝為例,到了繫留場後所有動物都會被卸載,為了儘快收工,工人常常從高處投擲鐵籠扔擲。被卸載之後,進行屠宰前的整個階段稱之「繫留」,所有活禽仍被關在狹隘空間;直到牠們被「分級、篩選」進行「理貨」的階段。最後,被屠宰結束生命,變成肉塊提供到交易市場上供民眾購買。為了獲得最高利益,盡可能壓低成本,把動物壓榨利用到極致,在活禽運輸交易過程中彰顯出「以功利為目的」和「高效率為優先」的結果。當生命成了商品,往往淡化了過程中的殘酷,也弱化了對於生命的尊重。現今消費型態意識逐漸改變,認知動物生命價值之意識也逐漸提升,瞭解「肉品的來源與經歷」。試著以「動物福利」反思——經濟動物既然生而為牲,牠們在死前所經歷的日常是否能免於傷害?是否有更人道的對待方式?或者,改變「自身選擇」——對友善畜牧的支持與鼓勵、開始嘗試蔬食等等。「牠曾是一個生命」,同為地球上的一份子。清明連假到來,如果你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重量,可以關注經濟動物的議題,支持提升經濟動物福利,或者開始嘗試一餐改吃蔬食,減少不必要的動物犧牲。從一個心念,慢慢轉變,讓我們一同好好愛牠。
最好的生態系就是日常,為實驗動物找個家-顏端佑教師專訪 文:Jennifer Yu / 圖:Chiafang Tsai

實驗動物
2024.03.31
最好的生態系就是日常,為實驗動物找個家-顏端佑教師專訪
新北市動保處多年來救援近萬隻動物,動物的數量之多但辦公處所的空間有限,為了尋求讓動物有好的「暫時處所」,新北市三重高中為許多動物們找到了新的家,現場除了有大眾稍微比較熟悉的兔子們,還有許多爬蟲類以及鳥類,收容初心是為了讓孩子們透過接觸實體動物來增加生命教育課的意識,後續因愈來愈多的動物們加入,也讓顏老師開始思考,怎麼創造適合他們的家園。關於實驗動物延伸報導:【2022年的台灣,平均每天有3千隻動物被實驗】動物對老師您來說是什麼?生命教育是什麼? 顏端佑老師:「每一個動物對我來說都是能量,都是生命,沒有高低區分,是為了提供給另一種動物的生存之需,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到食材這件事,因為現代人獲取食物的來源很方便,種類也很多元,『浪費』是我們所有人都更應該重視的議題!」 希望無論是企業、政府或民眾,怎麼樣的協助及配合呢?顏端佑老師:「台灣對於生命教育的認知還需要加強,目前民眾對生命的議題討論還是比較薄弱,有時候只能透過不斷地教育還有身體力行去做,最重要的當人除了金援外還有人力的幫忙,像我們這邊其實也很歡迎民眾還有學生來幫忙協助照顧動物!」 老師對於「好好愛牠」長久推廣的同理心、一件好事愛動物的看法為何?顏端佑老師:「對於每一個生命都好好的尊重就會明白每一個生命都很重要,學會了珍惜之後自然而然就會有行動的心。」新北市三重高中利用閒置的宿舍空間,來做動物收容中心,這裡的動物有著自由的生存空間,烏龜、雞還有兔子們,各式各樣的動物在一起覓食,動物們的飲食還有肥料也是利用混合飼養的方式形成互相促進、互利共生的生態系統,混合飼養(Mixed Farming)是農業物種共生的一個例子,通常指同一塊土地上同時養殖多種不同類型的動物。混合飼養的好處包括但不限於:1. 資源有效利用:不同種類的動物可以共享同一片土地和資源,如草地和食物。這樣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地,減少浪費。2. 病蟲害控制:不同種類的動物能夠互相控制害蟲和疾病的傳播。比如,某些動物可能吃掉其他動物的害蟲,從而降低害蟲對農作物的破壞。3. 土壤改良:混合飼養可以促進土壤的健康和改良,因為動物的排泄物(如糞便和尿液)可以提供土壤所需的養分,有助於增加土壤的肥力。4. 經濟多樣性:混合飼養可以增加農場的經濟多樣性,因為可以同時銷售多種不同類型的動物和產品,從而減輕農民對單一市場波動的風險。5. 生態平衡:不同種類的動物在生態系統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幫助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健康。混合飼養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方法,除了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資源,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促進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因此,在許多農業系統中,混合飼養都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重視,顏老師在訪談最後也秉持環保永續和教育的熱忱,邀請學生一起照顧動物,呼籲大家尊重各種物種,尊重生命,不要任意棄養,最後,好好愛牠宣導動物友善,透過「一件好事愛動物」行動,讓動物生命價值從教育紮根,期望改善動物處境,讓愛動物和做環保一樣簡單易行!
【好好愛牠3/23-24在台大綠領農學市集-感謝近250位朋友的停留與傾聽】 好好愛他編輯部

議題與行動
2024.03.26
【好好愛牠3/23-24在台大綠領農學市集-感謝近250位朋友的停留與傾聽】
上個周末我們參與在台大公館舟山路的台大綠領農學市集擺攤,兩天的活動下來,有將近250位大小朋友參與動物友善測驗,了解實驗動物與經濟動物的處境,也學習到應該如何從日常生活幫助這些弱勢的動物們。有朋友覺得小測驗太震撼,把我們的QR Code拍回家,只為分享給其他的人;有媽媽做了測驗之後,把同時間在台大校園參加童軍活動中途休息空檔的女兒帶來攤位加入挑戰;還有跟著我們引導一題題國台語夾雜把題目唸完也做完測驗的奶奶,不一會兒還把她的老伴兒帶來做測驗,說是要給爺爺長知識XD。更有一位坐著輪椅的爺爺隨著外籍照護與兒子經過攤位前,也加入測驗的挑戰,由他的兒子唸題目,他來作答,有的還猜對呢!答題完還把小禮物直接給我們美麗的志工妹妹,實在太可愛了!關於愛動物,我們的發心都一樣有些朋友心疼實驗動物,不忍再看相片一眼,我們明白,同理心已在朋友們的心中滋長。有做過測驗的就知道相片裡被實驗的動物主角是誰,真的,沒人想這樣的事再發生。有幾位台大動物權利發展社的同學,帶著對動物的熱情與我們交流、盡一己之力小額line捐款,連續兩日都來,第二天還幫我們一起收攤,十分感謝。其實,協會裡有位夥伴十年前還是台大的學生時,也被這個社團影響,進而開始關心動物議題,現在社團同學看的紀錄片已經不是當年的那部「地球上的生靈」,而是2018的「Dominion」。關於動物友善,你準備好進化了嗎?感謝近250位願意駐足與傾聽的朋友,台大綠領農學市集之後,是您動物友善更上一層樓的開始,我們還是會持續分享弱勢動物的處境,希望影響更多的人,願意做出改變:#一件好事愛動物,牠未來的命運是好是壞,說不定就在您我的一念之間。
【2022年的台灣,平均每天有3千隻動物被實驗】 好好愛他編輯部/ 圖:Chiafang Tsai

實驗動物
2023.12.26
【2022年的台灣,平均每天有3千隻動物被實驗】
2023年為美國實驗的動物迎來了曙光,美國總統拜登在2022年12月簽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現代化法案2.0》(FDA Modernization Act 2.0)和《減少動物實驗法案》(Reducing Animal Testing Act),允許藥物開發過程中,可以用替代方式實驗新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不必非要依賴動物實驗。自從1938年通過《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以來,美國就要求以動物實驗來進行藥物的安全性和效果評估,像是用齧齒類動物(如小鼠或大鼠)和非齧齒類動物(如猴子或狗)進行毒性測試,然而,從動物實驗結果取得的數據而進入臨床試驗的藥物,有高達9成仍是失敗的,不僅浪費了時間、金錢,更犧了數以萬計的動物生命。《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現代化法案2.0》的通過,可望帶動美國國內的動物實驗廢除法規,美國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計畫在2035年廢除掉動物測試研究,而美國FDA科學家也表示,FDA贊成在其他方法準備就緒時放棄動物試驗,支持有科學依據的替代方法,提供產品是否安全和有效的必要數據。在台灣,根據最新的《實驗動物人道管理年報》,2022年全國用來實驗的動物案件共7,920件,被拿來做實驗的動物有115萬8,714隻(不含胚胎),存活率為29.46%,即341,370隻;也就是說,沒有挺過實驗,或者實驗後仍被賜死的動物,有817,344隻,若換算成每日平均數,等於每一天有3,174隻動物接受實驗,只有934隻活了下來。動物實驗案件中,被用來作為醫學研究、醫療器材和藥物(含中草藥)實驗的件數,占85%,另外,用來做健康食品研究的實驗有244件,用了19,707隻包含魚、禽類、雞、狗和喫齒類動物做實驗,占研究總件數的3%,健康食品認證,就是「小綠人標章」,要取得小綠人標章的健康食品,需通過安全性評估和功效評估。功效評估共有13項,其中4項已公告或預告要廢除動物實驗,包含抗疲勞、輔助調節血壓、牙齒保健和促進鐵吸收,我們希望在不久的未來,其他的功效評估如骨質保健、胃腸功能改善、調節血糖、不易形成體脂肪…等,也都能取消動物實驗,全面使用人體食用研究,才能獲取最客觀有用的參考數據,而且不用犧牲動物。在台灣,使用動物實驗替代方案的腳步有多快?我們尚無從比較,但求每個動物科學應用機構確實能落實3R原則:取代(Replacement)、減量(Reduction)及精緻化(Refinement)。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1. 選擇沒有動物實驗的健康食品或日用品2. 寫信給你愛用的品牌不要再做動物實驗3. 關注實驗動物的議題4. 支持或領養實驗後的動物—好好愛牠有實驗兔的領養服務,若有意領養的人可以先登記,未來有需求會與您聯繫5. 捐款支持好好愛牠,讓我們為實驗動物做更多參考資料:1. FDA no longer needs to require animal tests before human drug trials2. 111年度實驗動物人道管理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