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爬蟲動物的安樂死與動物福利
2023.01.09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好好愛牠編輯部

過去較少受到關注的兩棲、爬蟲動物福利議題,隨著動保意識提升也逐漸受到重視。尤其是2020年外來種綠鬣蜥撲殺,而受到社會關注的外來動物安樂死議題,在動保團體推動下,林務局最終訂定「外來入侵種綠鬣蜥移除指引」,避免外來種受到隨意虐殺。
其實無論是離水生存的「爬蟲類(如:蜥蜴、蛇等)」,還是需要依水生存的「兩棲類(如:青蛙)」都應受到重視。美國獸醫協會(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AVMA)表示,負責安樂死的人員,須考量不同物種的生理、身形以及習性,判斷最適合物種安樂死方式。因爬蟲類、兩棲動物均具有能感知疼痛的神經,以及相似於哺乳動物疼痛時會表現出的行為,處理動物的人員也應當使其在死亡之前免於恐懼、壓力和痛苦。
國際上的爬蟲類安樂死 指引
根據AVMA以及澳洲外來種蛙類移除的指引,因為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耐缺氧的生理特性,因此較難確認其是否真正死亡。所以通常在使用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或麻醉液使動物昏迷後再使用「第二種」方式,也就是「腦脊髓穿刺法」來確保死亡。但因以上程序可能使得人的感官不適所也需要另規劃相關人員的心理輔導機制,確保人的身心健康。
*腦脊髓穿刺法:透過針具破壞蛙的腦部使其喪失知覺。
台灣對兩棲類的安樂死指引為何?
課堂中青蛙解剖:
目前台灣「學校的解剖課程」尚無兩棲類的安樂死指引。關於學校解剖課程前的麻醉藥物多為乙醚(Ether)、丁香(Clove oil)或是苯氧基乙醇((Phenoxyethanol))。然而,丁香油或是苯氧基乙醇則可能使動物在尚未失去意識前就先窒息。而根據據AVMA的蛙類安樂死指引以表示,乙醚具有刺激性,不屬於安樂死的手法;而AVMA外來種移除指引則建議若使用浸泡法麻醉動物後需要採取第二種方式確保死亡(如:腦脊髓穿刺法)。
關於外來蛙類的安樂死,台灣目前也尚無規範,目前多數人道移除措施為放置「兩棲類冰箱」。但冷凍使得動物身體組織中的結晶化仍可能造成動物的疼痛,相關建議則表示先「冷藏」降低動物活動力後在「冷凍」以避免可能的痛苦。
我們希望未來政府除了經費、人力、時間的考量之外,也能重視人道移除的要素,並管動式研究及公開適合不同物種的人道移除方式。以下我們整理出一些國際上不同國家對「外來物種人道處理的規範 」以及「爬蟲類安樂死 」的指引提供大眾及公部門參考。另外,在已有動物解剖模型的情況下,卻犧牲動物將其作為學校教材是否為正確的生命教育?值得我們反思。
其實無論是離水生存的「爬蟲類(如:蜥蜴、蛇等)」,還是需要依水生存的「兩棲類(如:青蛙)」都應受到重視。美國獸醫協會(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AVMA)表示,負責安樂死的人員,須考量不同物種的生理、身形以及習性,判斷最適合物種安樂死方式。因爬蟲類、兩棲動物均具有能感知疼痛的神經,以及相似於哺乳動物疼痛時會表現出的行為,處理動物的人員也應當使其在死亡之前免於恐懼、壓力和痛苦。
國際上的爬蟲類安樂死 指引
根據AVMA以及澳洲外來種蛙類移除的指引,因為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耐缺氧的生理特性,因此較難確認其是否真正死亡。所以通常在使用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或麻醉液使動物昏迷後再使用「第二種」方式,也就是「腦脊髓穿刺法」來確保死亡。但因以上程序可能使得人的感官不適所也需要另規劃相關人員的心理輔導機制,確保人的身心健康。
*腦脊髓穿刺法:透過針具破壞蛙的腦部使其喪失知覺。
台灣對兩棲類的安樂死指引為何?
課堂中青蛙解剖:
目前台灣「學校的解剖課程」尚無兩棲類的安樂死指引。關於學校解剖課程前的麻醉藥物多為乙醚(Ether)、丁香(Clove oil)或是苯氧基乙醇((Phenoxyethanol))。然而,丁香油或是苯氧基乙醇則可能使動物在尚未失去意識前就先窒息。而根據據AVMA的蛙類安樂死指引以表示,乙醚具有刺激性,不屬於安樂死的手法;而AVMA外來種移除指引則建議若使用浸泡法麻醉動物後需要採取第二種方式確保死亡(如:腦脊髓穿刺法)。
關於外來蛙類的安樂死,台灣目前也尚無規範,目前多數人道移除措施為放置「兩棲類冰箱」。但冷凍使得動物身體組織中的結晶化仍可能造成動物的疼痛,相關建議則表示先「冷藏」降低動物活動力後在「冷凍」以避免可能的痛苦。
我們希望未來政府除了經費、人力、時間的考量之外,也能重視人道移除的要素,並管動式研究及公開適合不同物種的人道移除方式。以下我們整理出一些國際上不同國家對「外來物種人道處理的規範 」以及「爬蟲類安樂死 」的指引提供大眾及公部門參考。另外,在已有動物解剖模型的情況下,卻犧牲動物將其作為學校教材是否為正確的生命教育?值得我們反思。
標籤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