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的築巢行為】
2023.07.15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好好愛牠編輯部
母雞築巢護蛋是為了提供後代有安全的地方可以長大,不過儘管生下的雞蛋有沒有受精,母雞仍會有築巢的慾望。如果每天把雞的蛋取走,她仍會繼續產蛋,徒勞地築巢。事實上,雞的築巢本能非常強烈,無論是否有公雞在場,蛋是否有受精,母雞都會繼續嘗試築巢和孵蛋。
母雞的築巢行為

母雞的築巢過程

1.當母雞知道自己要下蛋時,會和雞群分開來,獨自去尋找隱蔽且適合下蛋的地方。
2.當母雞找到合適的下蛋區域時,她便會蹲下或是在築巢的地點來回踱步。
3.接著母雞會找合適的墊料開始築巢,並透過身體和腳來形成巢穴。
4.最後,你可以聽見母雞發出「下蛋前的叫聲(pre-laying call)」,並在合適的區域蹲下來產蛋。

飼養蛋雞的巢箱設置

對母雞來說,完美巢穴須包含 
1. 僻靜的空間、
2.墊料以及
3. 遮蔽空間。

沒有適當築巢區域的母雞將會表現出異常的來回踱步行為,對環境的新刺激也會有著更強烈的反應。無法進入巢箱產蛋也會反映於生理現象,例如:糞便皮質酮代謝物增加、蛋黃中皮質酮增加、蛋的外部缺陷比例增加。商業的蛋雞飼養系統來說,目前可以分為籠飼系統(Cage system)、平飼系統(Barn system)以及能提供母雞最多自由的放牧(Free range)。

籠飼系統包含「格子籠Battery Cages」以及「豐富籠Colony Cages or Enriched Cages」。目前大家希望淘汰的「格子籠」,會將2~4隻母雞關在約A4大小的窄小空間中無法表現「築巢行為」。豐富籠則依據不同的養雞場則可以容最多至160 隻雞左右,並另外提供另外的築巢區域。
平飼系統,是指提供母雞開放式的室內穀倉空間。不同平飼系統中的雞群數量各不相同,一個穀倉的雞隻飼養數量範圍約2000-16000隻雞。有些平飼系統提供雞隻多層的活動範圍或是棲息處,穀倉內設有巢箱區提供雞隻下蛋築巢的地方。

目前農委會的 #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 已有提供較為友善蛋雞的「豐富籠」以及「平飼」以及「放牧」的飼養標準,同時避免籠飼和平飼可能會有飼養密度高以及空間封閉的問題。

另外,指南中也建議,平飼或是放牧雞蛋若要符合友善生產系統,每7隻母雞應提供一個以上之巢箱,或每120隻母雞應有一平方公尺以上之巢箱面積,並能供所有雞隻自由進出產蛋。若是豐富化籠,雞籠內則應設置巢箱供雞隻使用,但無規定巢箱的數量。
雖然目前已經有讓母雞生活更舒適的指南,但光靠這份指南無法強制淘汰仍佔蛋雞市場9成的格子籠。好好愛牠加入由 @east_taiwan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發起的 #讓母雞自由倡議,也邀請您一起連署,淘汰格子籠為母雞發聲,並且支持人道飼養而來的雞蛋,讓更多母雞過著有品質的生活。

👉簽署連結:https://freehens.tw/ 
#一件好事愛動物 #好好愛牠


Reference
Dixon, L (2021), Animal Welfare Science, Lectur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nesting areas,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Dixon, L (2021) , Animal Welfare Science, Lecture: Nesting behavior in laying hens,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農委會 (202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法規共用系統-法規內容-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 [online] law.coa.gov.tw. Available at: https://law.coa.gov.tw/glrsnewsout/LawContent.aspx?id=GL000691 [Accessed 3 Jul.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