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牠的感受—脊椎動物面對壓力時的生理反應
2023.08.14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好好愛牠編輯部

當你感受到壓力時身體是否會有心跳加速、呼吸加速的反應呢?其實,這些都是脊椎動物在面臨到壓力時身體引發的一連串「生理反應」以應變環境帶來的挑戰。
哺乳類、兩棲、鳥類、魚類、爬蟲類等脊椎動物擁有「中樞神經系統」,雖然不同物種的外型和特徵都存在著明顯差異,但脊椎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都共同擁有「腦」和「脊髓」來指揮身體。
本篇文章希望能透過介紹「SAM軸」和「HPA軸」兩個「脊椎動物」共有的壓力反應路徑,讓大家能夠更具體了解動物的感覺。
負責「立即的戰鬥或逃跑」的反應
-SAM軸(交感-腎上腺髓質軸)
掌管「戰鬥或逃跑」反應的「SAM軸sympathoadrenal medullary」不是單一器官,而是一串從「交感神經(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到「腎上腺髓質軸(Adrenal Medulla)」的相互傳遞信息的神經通路。SAM軸主要負責短期的「急性壓力」反應,它在瞬間讓身體變得更加警覺和應對,以應對立即的威脅或危險。
例如,當羚羊遇到獅子時,負責恐懼和興奮的「杏仁核」感知到壓力源就會傳送信息至「交感神經系統」,並且促使「腎上腺髓質軸」釋放「腎上腺素」以加快心臟的跳動和血壓的上升,使血液集中至肌肉,以便肌肉活動應對壓力源。另外,為了要動員活動能量,「腎上腺素」也會增加血液中的葡萄糖,使血糖快速上升,讓動物能快速做出逃跑或戰鬥的反應。
協助身體適應「長期的壓力」
-HPA軸(下視丘-垂體-腎上腺軸)
HPA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則主要參與長期的「慢性壓力」調節,它在長時間的壓力情況下發揮作用。當感知到壓力源時「下視丘(Hypothalamic)」會告知給大腦底部的「腦下垂體(Pituitary)」,後者再將信號傳送至「腎上腺(Adrenal)」並分泌分泌荷爾蒙「糖皮質激素」動員能量調節免疫和炎症反應,協助身體適應長期的壓力。糖皮質素其中主要成分「皮質醇」通常存在於哺乳動物和魚類中,而另一成份「皮質酮」則最常見於鳥類。
動物和人類在壓力下會有什麼相同的反應?
動物和人類在壓力下會有一些相似的反應,這是由於生物學上的共通性。以下是一些動物和人類在壓力下可能會表現出來的共同反應:
👉激素反應:當動物和人類面對壓力時,身體會釋放壓力相關的激素,例如腎上腺素和糖皮質激素。這些激素可以幫助身體應對壓力情況,提高警覺性和應對能力。
👉心率增加:在壓力下,動物和人類的心率會增加,以幫助血液更快地運送到身體各個部位,以應對潛在的危險。
👉精神警覺:壓力可以讓動物和人類變得更加警覺,以應對可能發生的不利情況。
👉恐懼和焦慮:當脊椎動物處於壓力情況下,對壓力反應會由「腦部」啟動,並感到恐懼和焦慮並透過HPA軸和SAM軸身體系統「調節身體」並對環境刺激作出反應。
動物和人類在壓力下相似的反應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理解其他生物的處境。這種共通的生理反應提醒我們,壓力是生物體共有的體驗。通常當壓力減輕時,SAM軸和HAP軸的反應皆會恢復到正常水平,但是當動物長期處於有壓力的環境,例如孤立或是處於高飼養密度的環境中,身體便會失去關閉SAM軸和HPA軸的能力並進入「慢性壓力」的狀態,造成抑鬱、過度反應或是免疫功能下降等問題。
一件好事愛動物,也許可以從同理牠的感受開始,透過理解動物在壓力下的反應,我們可以更加了解牠們所處的情況和心理狀態,並提供良好的照顧和保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