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時間篩選
依時間篩選
- ALL
- 實驗動物
- 展演動物
- 經濟動物
- 同伴動物
- 海洋資源
- 野生動物
- 議題與行動
- 認識好好愛牠
- 報導交換
- 動物三兩事
熱門標籤
雞屠宰前的致昏過程:水浴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經濟動物
2023.02.11
雞屠宰前的致昏過程:水浴
依據動保法的「畜禽人道屠宰準則」,爲防止動物在屠宰過程中經歷不必要的痛苦,應透過「致昏」過程使動物失去知覺。以雞隻為例,雞與其他經濟動物(豬和牛)屠宰方式較不同的是,豬和牛會的個體在屠宰前是被帶至狹小空間接受電擊或撞擊,而根據農委會下的屠宰場肉品衛生安全管制小組所制訂的「屠宰場衛生標準作業程序」中,雞會被集體吊掛於機器透過水浴致昏。雖然程序書中並沒有詳述水浴的過程,但根據人道屠宰協會的描述(如圖),雞隻會先活體被吊掛於機器上,當機器輪轉時,雞會分批且同時被浸泡於通電的水中,並失去知覺。儘管雞隻在受到放血前,會經過致昏的過程,但「致昏」前的「吊掛」程序也不可避免的造成動物的驚嚇和恐懼。 如何判斷動物已經失去意識 根據科學方法,人們可以透過1.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或是2.直接觀察動物姿勢或行為來了解動物是否「失去意識」。例如:無眼瞼反應、無節律性呼吸、翅膀緊貼、腿部僵直...等。 無法失去意識的例外 儘管雞在被屠宰前會經歷水浴而致昏的過程,仍然會有無效電擊的狀況發生,以下三個原因可能導致雞在有意識的情況下遭放血,1. 雞隻在水浴時將頭抬起頭避開水面。2. 電壓或是電流不足無法有效使動物致昏。3. 屠宰場缺乏人手監管動物是否有在水浴時有失去意識。 水浴致昏可以分為「頭部水浴」或是「全身水浴」。和頭部水浴比起來,全身水浴較能有效的透過電流使雞隻失去意識,不過對畜牧業來說較易損壞肉質。然而,歐盟第1099/2009號規則的附錄I只允許「全身水浴」,因為這能夠有效使動物失去意識。若遵守歐盟第1099/2009號的規則,90%的雞可以有效地在水浴過程被致昏,但由於動物以數以百萬計的龐大數量被屠宰,例如2022年全台屠宰了358,410,661隻雞,換算下來平均一天要處理的雞超過98萬隻,屠宰場是否依不同體型和年齡的動物,建立適合的電壓和電流參數以避免無效的電擊,加強保障動物福利,真正落實讓動物在屠宰過程中經歷不必要的痛苦,我們不得而知,在此也呼籲農委會拿出魄力,建立相關規範。 我們更想說的是:生命沒有不同。你可以立即行動的是,少一餐肉,增加吃蔬食的頻率,減少經濟動物的數量,多一點動物友善,多一點溫暖,相信總有好事會發生。好好愛牠是一個為弱勢動物爭取福利的組織,我們相信生命沒有不同,而動物的處境會因你的行動而改變。捐款支持好好愛牠:https://bit.ly/3qdoB8s定期定額讓我們更長久:https://bit.ly/3BShOmu您也可以隨手捐發票:捐贈碼2181(#愛牠幫牠)如果你有二手書在讀冊網站(https://www.taaze.tw/)義賣,也可以捐出所得給我們喔! Reference畜禽人道屠宰準則.[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M0060075.熊家誠, 陳洵一 (2021). 綜論報告 電暈條件選擇對白肉雞意識狀態 及屠體品質之影響. 中國畜牧學會會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22). 農業統計資料查詢. [online] agrstat.coa.gov.tw. Available at: https://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book/Book.aspx [Accessed 17 Jan. 2023].EU. on the protection of animals at the time of killing (Text with EEA relevance) [Internet]. ; 2009 [cited 2021 Jun 26]. Available from: https://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09:303:0001:0030:EN:PDFHSA. Electrical Waterbath Stunning of Poultry HSA Guidance Notes No 7 [Internet]. ; 2015. Available from: https://www.hsa.org.uk/downloads/hsagn7electricalwaterbathpoultry1.pdfVerhoeven MTW, Gerritzen MA, Hellebrekers LJ, Kemp B. Indicators used in livestock to assess unconsciousness after stunning: a review. Animal [Internet]. 2014 Oct 30;9(2):320-30.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299535/Spence J. Farm animal welfare at the time of killing Part 1. Production Animal welfare cours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2021.Berg C, Raj M. A Review of Different Stunning Methods for Poultry—Animal Welfare Aspects (Stunning Methods for Poultry). Animals. 2015 Nov 30;5(4):1207-19.EFSA. Scientific opinion on monitoring procedures at slaughterhouses for poultry. EFSA Journal. 2013;11(12): 3521. 65 pp.Smaldone G, Capezzuto S, Ambrosio RL, Peruzy MF, Marrone R, Peres G, et al. The Influence of Broilers’ Body Weight on the Efficiency of Electrical Stunning and Meat Quality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nimals. 2021 May 11;11(5):1362.Lines JA, Raj ABM, Wotton SB, O’Callaghan M, Knowles TG. Head-only electrical stunning of poultry using a waterbath: a feasibility study. British Poultry Science. 2011 Aug;52(4):432-8.Raj ABM, O’Callaghan M and Knowles TG. The effects of amount and frequency of alternating current used in water bath stunning and of slaughter methods on electroencephalograms in broilers. Animal Welfare. 2006;15:7-18.
兩棲、爬蟲動物的安樂死與動物福利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實驗動物
2023.01.09
兩棲、爬蟲動物的安樂死與動物福利
過去較少受到關注的兩棲、爬蟲動物福利議題,隨著動保意識提升也逐漸受到重視。尤其是2020年外來種綠鬣蜥撲殺,而受到社會關注的外來動物安樂死議題,在動保團體推動下,林務局最終訂定「外來入侵種綠鬣蜥移除指引」,避免外來種受到隨意虐殺。其實無論是離水生存的「爬蟲類(如:蜥蜴、蛇等)」,還是需要依水生存的「兩棲類(如:青蛙)」都應受到重視。美國獸醫協會(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AVMA)表示,負責安樂死的人員,須考量不同物種的生理、身形以及習性,判斷最適合物種安樂死方式。因爬蟲類、兩棲動物均具有能感知疼痛的神經,以及相似於哺乳動物疼痛時會表現出的行為,處理動物的人員也應當使其在死亡之前免於恐懼、壓力和痛苦。國際上的爬蟲類安樂死 指引根據AVMA以及澳洲外來種蛙類移除的指引,因為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耐缺氧的生理特性,因此較難確認其是否真正死亡。所以通常在使用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或麻醉液使動物昏迷後再使用「第二種」方式,也就是「腦脊髓穿刺法」來確保死亡。但因以上程序可能使得人的感官不適所也需要另規劃相關人員的心理輔導機制,確保人的身心健康。*腦脊髓穿刺法:透過針具破壞蛙的腦部使其喪失知覺。台灣對兩棲類的安樂死指引為何?課堂中青蛙解剖:目前台灣「學校的解剖課程」尚無兩棲類的安樂死指引。關於學校解剖課程前的麻醉藥物多為乙醚(Ether)、丁香(Clove oil)或是苯氧基乙醇((Phenoxyethanol))。然而,丁香油或是苯氧基乙醇則可能使動物在尚未失去意識前就先窒息。而根據據AVMA的蛙類安樂死指引以表示,乙醚具有刺激性,不屬於安樂死的手法;而AVMA外來種移除指引則建議若使用浸泡法麻醉動物後需要採取第二種方式確保死亡(如:腦脊髓穿刺法)。關於外來蛙類的安樂死,台灣目前也尚無規範,目前多數人道移除措施為放置「兩棲類冰箱」。但冷凍使得動物身體組織中的結晶化仍可能造成動物的疼痛,相關建議則表示先「冷藏」降低動物活動力後在「冷凍」以避免可能的痛苦。我們希望未來政府除了經費、人力、時間的考量之外,也能重視人道移除的要素,並管動式研究及公開適合不同物種的人道移除方式。以下我們整理出一些國際上不同國家對「外來物種人道處理的規範 」以及「爬蟲類安樂死 」的指引提供大眾及公部門參考。另外,在已有動物解剖模型的情況下,卻犧牲動物將其作為學校教材是否為正確的生命教育?值得我們反思。
華盛頓公約動物名單和台灣寵物市場有何關聯?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野生動物
2023.01.08
華盛頓公約動物名單和台灣寵物市場有何關聯?
野生動物貿易涉及範圍大多涵蓋了展演動物(例如:海豚)、寵物(例如:珍稀爬蟲類)和食品(中藥品如:魚翅),同時也涉及大量國外引進的動物。為使得資源得以永續利用,各國締結「華盛頓公約(CITES)」並遵守其對野生動物貿易的規範和指標。雖然台灣因政治因素而無法成為締約國,但為生態盡一份力,我國目前以非政府組織(NGO)的身份與各國交流並遵守CITES對野生動物貿易的相關規範。「華盛頓公約」亦稱「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簡稱CITES」。為管理野生動物的永續利用。CITIES每3年會透過「華盛頓公約締約國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簡稱CoP)」依照野生動物的生存現況分類至不同附錄(等級),締約國則遵守進出口該動物的規定。根據台灣「野生動物保育法」,農委會每2年就會依動物的數量、族群分佈、和生存威脅等因素滾動式修正「保育類動物名錄」。而為了管制野生動物的跨國貿易,此名錄中納入的外國物種,則是參考華盛頓公約(CITIES)中的野生動物「分類附錄」。1. 附錄一為瀕臨滅絕、禁止被交易的物種(非商業性質的交易則須嚴格管制)2. 附錄二為尚未瀕臨滅絕但族群數量稀少的物種,因此需須控制貿易以避免其數量下降3. 附錄三則是以在特定國家受到管制,且須其他國家配合管制利用的物種。在CITES名單同時也流通於台灣寵物市場的CITES野生動物CITES今年大會決議的焦點除了將近百種鯊魚物種納入保護物種,以及拒絕重新開啟大象和犀牛的貿易之外,關於將寵物界受歡迎的野生動物(尤其是兩棲、爬蟲和鳥類)納入管理也是決議亮點之一。其實,我們只要上網隨手查,即可發現數種被納入附錄二名單保護的烏龜以及青蛙,都被放到線上電子商務平台或是線上購物平台販售或拍賣,如:楓葉龜(Matamata Turtles)、玻璃蛙(Glass frong)等。另外,白腰鵲鴝(The white-rumped shama)等數種被納入附錄二名單保護的「鳴禽」,在過去同樣被視為「寵物」引進台灣,也是此次大會納入貿易限制的動物。雖然附錄二的野生動物並沒有被完全禁止交易,但他們的族群已在下降。野生動物和陪伴動物(如:貓、狗)仍然有所不同,除了可能因離開原生地或是在運輸期間動物福利不佳而死亡之外,寵物業也是導致他國野生動物瀕危或是外來物種破壞生態的因素之一。聰明的你,不要再購買這類動物,讓牠們在各自的家鄉,好好生活,不要等到牠消失了,我們才驚覺自己做了太少。好好愛牠協會是一個為弱勢動物爭取福利的動保團體,我們相信生命沒有不同,而弱勢動物的處境會因你的行動而改變。捐款支持好好愛牠:https://bit.ly/3qdoB8s定期定額讓我們更長久:https://bit.ly/3BShOmu您也可以隨手捐發票:捐贈碼2181(#愛牠幫牠)如果你有二手書在讀冊網站(https://www.taaze.tw/)義賣,也可以捐出所得給我們
邊緣動物的福利:「連署不黏鼠」台北市地方公投,邀請市民頭家來支持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議題與行動
2023.01.08
邊緣動物的福利:「連署不黏鼠」台北市地方公投,邀請市民頭家來支持
印象過去在餐廳打工時,小編曾試圖用麵粉和牙刷試著將被黏在黏鼠板的老鼠刷下來,老鼠最後仍奄奄一息且動彈不得的樣子,依然在我的記憶中。而關於「老鼠被黏鼠板黏住多久會死?」,這個問題本身其實就已經揭示了黏鼠板的殘忍。想必多數人也曾經歷過家中使用黏鼠板的不知所措吧?對好好愛牠來說,避免鼠患的同時不代表可以忽略動物福利,我們希望在談論黏鼠板對動物的影響時,也可以讓大家更有意識地選擇防範鼠患的方法。 動物如何在黏鼠板死去? 其實,若動物的口鼻接觸到黏鼠板的話將會在短時間內窒息,有些則是因試圖掙脫而四肢撕裂受傷致死。但多數的老鼠將會經歷飢餓、脫水或是因被包裹在塑膠袋窒息的過程中最終緩慢的死亡,死亡時間可以延續數天甚至到數週。因黏鼠板的不人道,目前已有國家紛紛禁止使用或販賣黏鼠板。如:冰島、愛爾蘭、紐西蘭。英國2022年則是通過黏膠陷阱法(the Glue Traps Act),而印度以及澳洲則部份城市禁止。 另外,黏鼠板「無差別」捕捉造成許多數野生動物的傷亡(如鳥類、壁虎、蛇甚至流浪動物等)過去不少野生動物救援協會也曾多次呼籲停止使用黏鼠板。 黏鼠板的的人道替代方式 在堅守動物福利原則時,同時也該避免鼠類潛在傳染病的威脅,因此我們採取國際人道協會(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的立場,認為威懾和驅逐方法應為主要鼠患的解決方案,而人道捕捉老鼠(如捕鼠籠)應為最為最終手段,而非人道的捕捉手法(如黏鼠板)則需被禁止。 人道的驅逐和威懾方法包含:1. 改變居家環境:*將已打開的人類/寵物食品存放在玻璃容器中妥善存放。*保持窗紗、牆壁是否完好無損,並將門關妥。*將垃圾桶或廚餘桶加蓋。*清除房屋周圍的雜草和雜物,以減少老鼠靠近的機會。2. 透過氣味(如:薄荷、香茅)避免鼠類靠近。 人道捕鼠方式:1. 捕鼠籠:將食物放置於捕鼠籠內,並將籠子放置鼠類可能活動的路徑,且應在放置後早晚檢查籠子,以便能夠儘快釋放已被捕捉之動物。*注意事項:尿液和糞便為動物的疾病傳播媒介,被捕捉的動物可能因壓力和恐懼而大小便失禁,因此拿取籠子時盡量戴上手套,並在釋放動物後清洗籠子與消毒。 「連署不黏鼠」公投 避免鼠患不代表人們可以忽略動物福利,使用殘忍的方式將牠們折磨至死(如:黏鼠板、熱水燙死、淹死)。動物福利5大自由的標準可以運用在任何動物身上,包含:免於饑渴和饑餓的自由;免於恐懼和緊迫的自由;免於身體不適的自由;免於痛苦、傷害和疾病的自由,以及表現自然行為的自由。使用黏鼠板是用來折磨動物的工具,我們邀請台北市民響應一件好事愛動物,支持由台灣動物友善協會(KiTA)發起的「連署不黏鼠」公投,推動禁止販賣和使用黏鼠板,保護動物免於不必要的痛苦,目前正進行提案人的召集,需有2,027人提案才能成案,真正進到連署階段,讓台北市民來決定。您可使用電子簽署方式參與提案,或者下載紙本提案書,填妥資料寄回KiTA。新北市三重區中興北街180巷32號2樓 社團法人台灣友善動物協會 倡議組 收(連署連結:https://referendum-sign.taipei/petition/mr3NKRYKRXjk)*您是否同意臺北市應終止對動物殘忍且過時的黏膠性陷阱(如:黏鼠板),於民國116年1月1日前於《臺北市動物保護自治條例》中禁止任何人販賣、設置、使用無配設防止動物誤觸裝置之黏膠性陷阱?
【1125世界無肉日-火雞Manny與我們共好共存】 好好愛牠
經濟動物
2022.11.24
【1125世界無肉日-火雞Manny與我們共好共存】
你有過劫後餘生的經歷嗎?Manny是兩年前在路邊被發現的一隻小火雞,據推測牠可能是從一輛裝滿剛孵出的火雞的卡車上掉下來的小雞,而這些火雞原本將運往某個農場,在那裡被養成桌上的大餐,供人們慶祝聖誕節,Manny是這群小雞中唯一存活下來的幸運兒,懵懵懂懂的模樣還在學習認識與探索這個世界,卻無法站穩腳步,因為在出生不到幾個小時,Manny就經歷了被剪去部分腳趾和斷喙的痛苦,農場為了方便在狹小的空間裡飼養更多火雞的權宜之計,這些在餐桌上不會被看見,也沒有人想要討論。為了增加利潤,賣得好價錢,Manny是天生過重的品種,牠們不需活太久,就可以送去屠宰,儘管有一段時間行走困難,但牠仍努力的拍動翅膀想要站起來,Manny今年2歲了,跑起步來雖然搖搖晃晃,速度可是一點兒都不輸人喔!也還好牠常走動,長大以後不致於胖到站不起來,現在的牠仍是活潑親人、自由樂觀,在快樂的環境成長,周圍是愛牠的人和動物同伴,繼續著牠與牠的朋友和諧共處的美好日常,好好生活,而且如果你有發現,影片中的牠聰明到還會滑手機喔!XD影片「火雞Manny與我們共好共存」,是外國動物救援組織 totes.the.goat (https://www.instagram.com/totes.the.goat/)授權分享的影片,不管看幾遍,都還是覺得很療癒,也很感動。對人類來說:吃,很簡單。對牠們而言:生命,卻很可貴。動物的朋友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你和我。謝謝Manny,這麼努力的活著並快樂著。未來是否能有更多像Manny一樣的牠們可以逃過死劫呢?11月25日是 #世界無肉日,1986年從印度發起,至今已36年,火雞Manny努力活著,用行動證明牠也可以和我們一起好好生活,只要你願意。好好愛牠過去曾介紹過Pigcasso證明了豬是大吉,說的是一隻從屠宰場救出的豬如何開啟牠當畫家的一生,我們想再次邀您一起一件好事愛動物,幫助減少不必要的動物犧牲,請支持:蔬菜可以讓人和牠一起好好長大!今天就行動吧!少一餐肉,或者一日蔬食,減少經濟動物的數量,多一點動物友善,多一點溫暖,相信總有好事會發生。
目前的法律如何保障受凌虐的野生動物?以蛇為例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野生動物
2022.11.07
目前的法律如何保障受凌虐的野生動物?以蛇為例
前陣子好好愛牠有分享關於「以捕代殺,讓蛇蛇回歸自然」(https://sala.org.tw/blog/176)的文章,並提供溫和捕捉蛇的方法。文章中有提到有人使用熱水燙將蛇燙死的案子,而網路上也能查到許多過度自我保護而蓄意凌虐動物致死 的案例。我們也許會問,為何現在已有野生動物保育法以及動物保護法,虐待蛇類的事件卻還是時有所聞?除了法律,我們還能如何保護他們免於遭受凌虐?虐待保育蛇類,需承擔罰則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0條規定,禁止騷擾、虐待、獵捕、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施虐者最高可判一年有期徒刑或罰金30萬元,而宰殺動物者則可能面臨5年有期徒刑或罰金100萬元。2017年基隆有一位男子拍攝將熱水澆燙並打死於陽台的眼鏡蛇,被民眾揭發因當時凌虐還在保育名錄中的眼鏡蛇而被判刑。另外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50條,如果被殺害的 #一般類野生動物(非保育類)是出現於政府劃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違法者可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法律尚難完整保護受虐動物的生命儘管目前有法律保障受虐動物的生命,但是在某些狀況下還是無法可管。因人類的持續開發,人與蛇的活動區域重疊部分增加,許多《野保法》第50條所提及的一般類野生動物(非保育類動物),因受虐殺的地點不是位於野生動物保護區,也因此難以受保護。另外,《動物保護法》也因保護範圍僅限於人為飼養的脊椎動物,所以受虐的野生動物也難以受保護。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對於我們不熟悉或是懼怕的動物,也許較不容易同理牠們的痛苦。但其實,爬蟲類的新陳代謝率較哺乳動物低,因此牠們的死亡速度較緩慢,受折磨的時間也會被拉長。當見到有人刻意使動物造成身體上的痛苦和死亡,仍然可以直接制止正在發生的暴力,投訴媒體或向我們告發,使輿論於社會圈展開(如:上述民眾揭發虐蛇行為)。也許這些動物受到刻意凌虐的動物上無法完整受到法律的保護,但是透過持續的辯論,重新思考我們對動物的態度,甚至進一步調整過時的法律。
魚感受到的疼痛也許和我們不太一樣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議題與行動
2022.11.06
魚感受到的疼痛也許和我們不太一樣
疼痛是什麼?根據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的研究,疼痛除了是「身體組織損傷」而產生的痛覺外,也包含「意識上」認知的疼痛的經驗。以神經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哺乳類的疼痛是經由「痛覺感受器」(nociceptor),來感受;而經由痛覺感受器感受到的刺激會傳遞至中樞神經系統(腦和脊髓),並使生物產生躲避的行為,以避免受傷。也因如此,對疼痛做出反應成為生物得以生存的重要機制。另外,「大腦新皮層」(neocortex)使生物有感覺、空間、邏輯推理以及主觀感受的能力。因此,我們能夠「意識」(aware)到是否正處於疼痛的狀態,所以除了生理上感受到的疼痛以外,我們心裡也會感到壓力、痛苦以及焦慮感。魚和人一樣對嗎啡均有所反應目前已有許多研究顯示某些魚類(例如:鱒魚)和哺乳類動物一樣擁有「痛覺感受器」(nociceptor),能夠感受到溫度、壓力的刺激所造成的疼痛,使魚類躲避傷害來源並延續生命。這也是為何當魚的嘴被魚鉤穿過的時候,會跳動和試圖掙脫。另外,魚類和哺乳類相同,在疼痛時體內會分泌出類似嗎啡的物質幫身體止痛。甚至有研究發現,人類使用的嗎啡物質在魚類的身上同樣能夠發揮減輕痛覺的作用,例如:鱒魚在注射嗎啡後,受到有害刺激傷害後的掙扎行為減少。那魚有能夠感受,甚至是意識到痛苦嗎?因為魚沒有大腦新皮質,有些人因此認為魚無法「意識」到疼痛,但是另一派科學家卻認為,魚類也擁有類似的大腦區域像是內側大腦皮層(medial pallium)、外側大腦皮層(lateral pallium),這些部位的功能與學習空間感知以及產生情緒有關。因此,我們無法用人類中心的論點去解釋魚類的痛苦,因為魚類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意識。因為我們不是魚,所以無法確切知道另一個生物的主觀體驗是否和我們相同。但是根據研究,魚確實可以感到疼痛,也許它可能與人類的感覺不同,感到疼痛時也無法尖叫,但它仍然是一種痛苦。生命對痛苦的感受,沒有不同,只是,牠們沒有退路,但我們還有選擇。我們可以怎麼做?1. 不要吃活魚、活蝦、活蟹、活章魚…等任何活活被烹煮至死的動物,牠們必需被以人道方式宰殺。2. 支持我們動保法修法倡議,把龍蝦、螃蟹、章魚、魷魚和其他有知覺的無脊椎動物納入動物保護的範疇,好好對待,人道屠宰。3. 若願意多以蔬食代替肉品,對牠而言將是最好的對待。好好愛牠相信生命沒有不同,請與我們一起「一件好事愛動物」,動物的處境會因你的行動而改變。
「動物權」與「動物福利」概念之差別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議題與行動
2022.11.06
「動物權」與「動物福利」概念之差別
關心動物的朋友一定有聽過「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吧! 其實,這兩者常常被混淆,「動物福利」屬於「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的應用,而「動物權」一詞則是從「動物權理論Animal Rights Theory」而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兩者差別,也順便了解看看自己比較偏向哪邊的立場吧!效益主義理論(Utilitarianism)效益主義的支持者認為道德上「使個體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即是最正確的行為。對效益主義的提倡者傑瑞米·邊沁(Jeremy Bentham) 和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來說,動物和人類一樣有知覺,也傾向於避免痛苦和渴望快樂的經驗,因此在利用動物的例子中,個體的利益的可被定義為「避免受苦以及能夠快樂的生活」。因為效益主義同時考量「人類和動物的個體」的利益,所以認為動物在特定情境下能夠為人所用,前提是需要同時考量「動物福利」(如:人道屠宰、改善動物的處境),並且「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動物權理論 (Animal Rights Theory)動物權的倡議者 #湯姆·雷根(Tom Regan)則是認為,動物和人類一樣都是「生命的主體Subject of a life」和人類具有同等的道德地位,其利益(滿足基本的需求、避免痛苦)也和人類相同有權利被保護。動物權理論強調「動物本身的生命價值intrinsic value」,因此不認同動物可以被當成工具被犧牲,我們也無法斷論:「我的生命比你的(牛)生命更有價值」。由此可瞭解,對動物權的倡議者來說不認同任何利用動物的手段(如:食用動物、動物實驗)。「動物權」與「動物福利」的相似處雖然,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兩者的立場不同,但是無論是辛格(效益主義理論倡議者)還是雷根(動物權倡議者),兩人都支持素食且支持停止動物實驗,只是辛格主張蔬食的立場不是強調「不應利用動物的生命」,而是人類吃肉和動物被犧牲的利益 比起來,我們並不是非吃不可,也沒必要。每個人吃蔬食的立場和理由也許不盡相同,但是為生命以及環境一點心力的你都值得被鼓勵,希望本文有幫助你了解不同人吃蔬食的動機,甚至是開啟不吃肉蛋奶的契機。
別再讓牠翅裸裸-拒絕鯊魚製品 好好愛牠
海洋資源
2022.11.06
別再讓牠翅裸裸-拒絕鯊魚製品
今日我們想介紹一位鯊魚女士:Andrea Richey。她是香港護鯊會的教育長,香港護鯊會致力於推動拒絕鯊魚產品,尤其是魚翅。Andrea化身成鯊魚女士,著鯊魚裝在香港各地演講,過去她也曾吃過魚翅羹,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知道全球有1/3的鯊魚瀕臨滅絕後,她毅然而然辭去工作,決定投入護鯊的行列。全球有50%的魚翅貿易都在香港,根據香港護鯊會2016年的調查,香港的中式海鮮餐廳,有98%都供應魚翅羹,抽查的餐廳中只有3家明確表示不賣魚翅羹,你知道嗎?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台北分會早在2007年就把魚翅、海參、鮑魚、髮菜列為不環保年菜,當時的估計,全球有超過400種鯊魚,其中有83種被列為極度瀕危、瀕危或易危物種,10多年過去,瀕危物種已多達133種。自宋朝以來,魚翅是地位權貴的象徵,宴客時主人用以特別款待來客的奢華餐點,說穿了就是一種炫耀式消費,在香港的婚宴喜慶上是一道極為普遍的料理。為了人們的炫耀,鯊魚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不肖漁民將鯊魚的鰭割下,再把經濟價值低的鯊魚身體丟回大海,我國為了杜絕漁船對鯊魚採取割鰭棄身的殘忍行為,自101年起實施「鯊魚鰭不離身」政策,截至110年12月共執行6414次鯊魚卸魚檢查,查獲違規案件計62件,相關行政罰鍰達新台幣9406萬元,是否真正嚇阻不法行為,我們不得而知,因為111年1月漁業署在屏東查獲非法「割鰭棄身」的行為,鯊魚翅重達2031公斤,歷經了10年的臨檢與裁罰,還是有人甘願挺而走險,這之中還有漁船是累犯。我們認為根源在於,只要有魚翅買賣,非法「割鰭棄身」就無法徹底根絕。人類捕撈速度超過鯊魚繁殖速度,鯊魚數量在過去的30年中減少了90%,過度捕撈也傷害海洋生物鏈,因為鯊魚是海洋中頂級掠食者,能夠調節食物鏈下游物種的豐富度和行為,一旦數量減少將會使其他物種的數量大量增加,破壞海洋生態平衡,衍生更多生態問題,相信這也不是大家所樂見的。人類比鯊魚還可怕Andrea說每年死於自拍的人有43個,而被鯊魚攻擊而亡的人只有6-8個,鯊魚沒有電影「大白鯊」裡演得那麼可怕,牠們才應該更害怕人類!保護鯊魚,即刻行動人類需要一個健康的海洋,而鯊魚能夠保持海洋的健康。提高鯊魚保育意識,好好愛牠邀請大家一件好事愛動物,支持並且做到以下:1. 承諾不吃魚翅羹-無論是個人或企業,甚至是即將步入禮堂的新人,都可以展開行動,承諾不吃魚翅羹,也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一同加入。2. 支持無翅認證-好好愛牠將和其他動保夥伴針對企業或餐廳發起無翅認證,我們會再公告細節及參與方式,到時還請大家多多支持與響應。3. 舉發割鰭棄身的行為-如果您發現哪裡有割鰭棄身的行為,請向漁業署檢舉,可撥打漁業署0800-082-594免付費檢舉電話,或海巡署118海巡服務專線。參考來源:1. 英國NGO揭我國魚翅加工「不可告人秘密」 漁業署:均符合國際規範https://e-info.org.tw/node/2329132. 2019年鲨鱼女士Andrea Richey 於TED×香港中文大学演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z5BfROces&t=19s
人類與自然的「異化」-與大自然疏離的社會現象 文:Cindy Hsu / 圖:Chiafang Tsai
議題與行動
2022.11.06
人類與自然的「異化」-與大自然疏離的社會現象
「異化」(Alienation)一詞,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可被解釋為一種社會現象,也就是原本自然互屬或和諧的兩物彼此分離、疏遠、甚至互相對立。「異化」的概念被廣泛運用在不同理論。而根據「代謝斷裂理論(Metabolic Rift Theory)」,人類的「現代化」是(高度工業化、都市化等及全球化等)異化(alienation from nature)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人原本屬於自然、生態的一部分,但現代人多數從小生活於都市,造成人們的意識中認為,我們和自然是分開的,甚至認為自然是可以被我們掌控的。這樣的社會現象,造成世界各地出現了森林砍伐、沙漠化、生物多樣性喪失、污染等問題。因動物也屬於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人與自然的異化也影響了我們看動物的角度。1. 高度工業化、都市化造成我們與生態的隔閡和「異化」,讓我們難以將動物看作為與環境共生的「有機的生命體」,因此做野生動物保育時,會出現「人工繁殖」優先於環境保護的論點。例如,透過圈養復育台灣白海豚,但卻忽略在其棲息地(台灣西海岸)的高密度開發需要停止,才是復育此瀕危物種的關鍵。停止填海造陸,復育海洋生物,亦是在守護海洋、河川。2. 動物不再生長在自然的環境,而是在工業化的生廠系統下成為「生產機器」創造利潤。現代畜牧業也導致了土地退化、森林砍伐、水污染以及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另外,在生產的成本被壓低的前提下,動物同時也犧牲了健康和自由(如:蛋雞、奶牛)。3. 動物被視作「物品或商品」的概念也使人們認為動物可以脫離自然環境提供人類娛樂,將鯨豚從海中捕獲至水族館,或合理化動物能夠脫離自然環境而生活於動物園。自然和生物互動的方式是「有機的」,但以上例子我們可以了解,現代化的社會中,多數人的意識中認為人類能夠掌控自然,造成消極的人類-動物關係。但其實,當我們從代謝斷裂理論可以察覺,如果沒有和自然與動物一起共生的意識,我們的社會是不是也算是一種退步呢?生命沒有不同-修補異化,找回善念的初心動物友善行動,能做的有很多,不要覺得沒差我一人,而是要想:動保的路上又多了我一人!因認同無肉市集的理念,所以好好愛牠決定加入這個行列,一起在市集傳遞動物友善的訊息。特別喜歡無肉市集這段話,也跟朋友分享:無肉市集,零動物性成分市集販售的是我們對地球的關愛暢談的是人類與動物的關係期盼這股善良的底蘊深植每個人心中好好愛牠想要傳遞「讓每個人有同理心,願意尊重且與動物和平共處,一件好事愛動物,生命沒有不同」的理念。